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3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析 | 第10-11页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2章 正交面齿轮几何尺寸计算 | 第13-43页 |
2.1 引言 | 第13页 |
2.2 正交面齿轮的齿面数学模型 | 第13-17页 |
2.3 正交面齿轮几何尺寸计算基准 | 第17-20页 |
2.4 正交面齿轮齿面的几何特性 | 第20-30页 |
2.4.1 正交面齿轮的轴截面齿廓 | 第21-24页 |
2.4.2 正交面齿轮的圆柱截面齿廓 | 第24-25页 |
2.4.3 正交面齿轮的弦截面齿廓 | 第25-28页 |
2.4.4 正交面齿轮的轮齿根切 | 第28-29页 |
2.4.5 正交面齿轮的轮齿变尖 | 第29-30页 |
2.5 正交面齿轮的几何尺寸 | 第30-38页 |
2.5.1 正交面齿轮的基本参数 | 第30-31页 |
2.5.2 正交面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 第31-38页 |
2.6 正交面齿轮传动的几何计算 | 第38-40页 |
2.6.1 正交面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 | 第38-39页 |
2.6.2 正交面齿轮传动的重合度 | 第39-40页 |
2.7 正交面齿轮的三维模型建立 | 第40-42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正交面齿轮传动接触应力及弯曲应力分析 | 第43-68页 |
3.1 引言 | 第43页 |
3.2 正交面齿轮传动齿面接触特性 | 第43-45页 |
3.3 正交面齿轮传动齿面接触迹线 | 第45-48页 |
3.4 正交面齿轮传动诱导法曲率计算 | 第48-54页 |
3.4.1 曲面主曲率的计算原理 | 第49页 |
3.4.2 接触齿面的主曲率计算 | 第49-51页 |
3.4.3 接触齿面的诱导法曲率计算 | 第51-54页 |
3.5 正交面齿轮传动接触应力分析 | 第54-57页 |
3.5.1 接触椭圆区域分析 | 第54-56页 |
3.5.2 赫兹接触理论计算实例 | 第56-57页 |
3.6 正交面齿轮传动接触应力的有限元分析 | 第57-61页 |
3.6.1 Workbench接触分析简介 | 第57页 |
3.6.2 正交面齿轮Workbench接触分析 | 第57-60页 |
3.6.3 接触应力有限元计算结果分析 | 第60-61页 |
3.7 正交面齿轮传动弯曲应力分析 | 第61-67页 |
3.7.1 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61-62页 |
3.7.2 正交面齿轮Workbench弯曲应力计算 | 第62-67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4章 正交面齿轮传动减速器设计 | 第68-89页 |
4.1 引言 | 第68页 |
4.2 正交面齿轮传动方案设计与分析 | 第68-80页 |
4.2.1 正交面齿轮一级传动方案设计与分析 | 第68-75页 |
4.2.2 正交面齿轮二级传动方案设计与分析 | 第75-80页 |
4.3 正交面齿轮传动减速器设计实例 | 第80-88页 |
4.3.1 正交面齿轮减速器主要尺寸确定 | 第80-81页 |
4.3.2 正交面齿轮结构设计与分析 | 第81-83页 |
4.3.3 正交面齿轮传动减速器结构设计 | 第83-85页 |
4.3.4 正交面齿轮减速器箱体有限元分析 | 第85-8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结论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