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烟囱”流场特性及烟道结构优化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1 烟气脱硫工艺 | 第8-9页 |
1.1.2 石膏湿法烟气脱硫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2 物理数学模型 | 第15-25页 |
2.1 物理模型及控制微分方程 | 第15-17页 |
2.1.1 烟囱物理模型 | 第15-16页 |
2.1.2 湍流模型 | 第16-17页 |
2.2 离散相模型 | 第17-19页 |
2.2.1 液滴受力分析 | 第17-18页 |
2.2.2 液滴轨迹模拟 | 第18-19页 |
2.3 物性参数及边界条件 | 第19-22页 |
2.4 二次携带 | 第22-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烟囱内气液两相流场特性 | 第25-43页 |
3.1 原模型数值模拟 | 第25-33页 |
3.1.1 网格无关性验证 | 第25-26页 |
3.1.2 原模型烟气流场分析 | 第26-30页 |
3.1.3 石膏液滴轨迹及吸附性能分析 | 第30-33页 |
3.2 相似性模型 | 第33-38页 |
3.2.1 相似性原理 | 第33-34页 |
3.2.2 相似准则数 | 第34-36页 |
3.2.3 相似模型数值模拟 | 第36-38页 |
3.3 简化模型 | 第38-42页 |
3.3.1 简化模型流场分析 | 第39-40页 |
3.3.2 简化模型可行性论证 | 第40-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烟囱进气烟道结构优化 | 第43-61页 |
4.1 错位进气 | 第43-51页 |
4.1.1 错位结构流场分析 | 第44-47页 |
4.1.2 错位结构性能分析 | 第47-51页 |
4.2 旋转挡板角度 | 第51-54页 |
4.3 改变挡板高度 | 第54-60页 |
4.3.1 A4的改进模型数值模拟 | 第54-58页 |
4.3.2 A5的改进模型数值模拟 | 第58-59页 |
4.3.3 A6的改进模型数值模拟 | 第59-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结论 | 第61-62页 |
5.2 展望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