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8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2 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多层次资本市场理论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场外交易市场理论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3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理论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3 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1.3.1 主要内容 | 第15页 |
1.3.2 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 | 第18-30页 |
2.1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界定 | 第18页 |
2.2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特点 | 第18-19页 |
2.3 我国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19-28页 |
2.3.1 我国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基本情况 | 第19-23页 |
2.3.2 我国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业务 | 第23-27页 |
2.3.3 我国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与新三板比较 | 第27-28页 |
2.4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功能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广西北部湾股权交易市场发展情况 | 第30-37页 |
3.1 广西北部湾股交所发展情况 | 第30-31页 |
3.2 北部湾股交所发展的优势 | 第31-34页 |
3.2.1 区位优势 | 第31页 |
3.2.2 政策优势 | 第31-33页 |
3.2.3 股东优势 | 第33-34页 |
3.3 发展广西北部湾股交所的重要意义 | 第34-37页 |
第四章 制约广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发展的问题分析 | 第37-47页 |
4.1 制约广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发展的外部问题 | 第37-44页 |
4.1.1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37-38页 |
4.1.2 监管职责存在的问题 | 第38页 |
4.1.3 地方政府扶持政策出台缓慢且扶持力度较弱 | 第38-41页 |
4.1.4 场外交易市场的冲击 | 第41-43页 |
4.1.5 会员机构参与积极性不高 | 第43-44页 |
4.1.6 中小企业现状制约了其参与的积极性 | 第44页 |
4.2 制约广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发展的内部问题 | 第44-47页 |
4.2.1 产品种类少,创新能力有限 | 第44-45页 |
4.2.2 盈利模式不明确 | 第45-46页 |
4.2.3 缺少熟悉国际金融规则和金融业务的优秀人才 | 第46页 |
4.2.4 境外业务探索缓慢 | 第46-47页 |
第五章 促进广西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发展的对策分析 | 第47-54页 |
5.1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管理层可采取的措施 | 第47-50页 |
5.1.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47-48页 |
5.1.2 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监管体系的构建 | 第48页 |
5.1.3 地方政府发挥监管职能,完善相关制度 | 第48-49页 |
5.1.4 明确和新三板的分工,发挥地方优势 | 第49页 |
5.1.5 多角度促进会员机构发挥作用 | 第49-50页 |
5.1.6 规范和引导中小企业发展 | 第50页 |
5.2 促进广西区域性交易所发展的策略研究 | 第50-54页 |
5.2.1 多角度创新产品种类,提升综合金融服务水平 | 第50-52页 |
5.2.2 探索、确立具体的盈利模式,考虑采用后端收费 | 第52页 |
5.2.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第52页 |
5.2.4 打造成为区域性国际化股权交易市场走国际路线的几点建议 | 第52-54页 |
结束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