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

民生财政建设中的碎片化问题与整体性治理研究--以教育领域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6页
        1.2.1 国内外民生财政研究综述第11-15页
        1.2.2 国内外整体性治理研究综述第15-16页
    1.3 研究框架与方法第16-17页
        1.3.1 研究框架第16-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页
    1.4 研究创新点及不足第17-18页
        1.4.1 可能存在的创新之处第17页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7-18页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阐述第18-28页
    2.1 民生财政第18-22页
        2.1.1 民生、财政和民生财政的界定与内涵第18-21页
        2.1.2 民生财政的特征第21页
        2.1.3 公共财政与民生财政的相关性分析第21-22页
    2.2 整体性治理理论第22-26页
        2.2.1 整体性治理理论提出的背景第22-23页
        2.2.2 整体性治理理论第23-26页
    2.3 整体性治理理论与我国民生财政建设的契合性分析第26-28页
第三章 民生财政在教育领域的建设现状第28-37页
    3.1 民生财政建设的整体情况第28-30页
        3.1.1 财政体制向民生化改革决心坚定第28页
        3.1.2 财政支出民生化倾向明显第28-30页
        3.1.3 民生领域的财政投入仍不足第30页
    3.2 民生财政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建设现状第30-37页
        3.2.1 财政性教育投入总量虽增长,增量却不足第30-32页
        3.2.2 财政性教育投入优先保障重点项目第32-33页
        3.2.3 财政性教育投入差异化第33-35页
        3.2.4 财政性教育投入效果参差不齐第35-37页
第四章 我国民生财政建设中的碎片化问题探析第37-43页
    4.1 财政价值理念的碎片化第37-38页
        4.1.1 歪曲政绩观碎裂财政价值理念第37页
        4.1.2 利益格局多元化分散财政目标第37-38页
    4.2 财权与事权的碎片化第38-39页
        4.2.1 财权上收、事权下移致使财事权失衡第38-39页
        4.2.2 转移支付制度缺陷加重财权事权失衡第39页
    4.3 民生政策的碎片化第39-40页
        4.3.1 决策体制割据政策的制定第39-40页
        4.3.2 层级博弈异化政策的执行第40页
    4.4 财政民生投入的碎片化第40-41页
        4.4.1 政府预算引导性不足,民生投入随意性大第40-41页
        4.4.2 责任不明、联动缺乏,民生投入断续第41页
    4.5 财政信息系统的碎片化第41-43页
        4.5.1 财政信息系统纵向割裂第41-42页
        4.5.2 财政信息系统横向割裂第42-43页
第五章 民生财政的整体性治理策略第43-49页
    5.1 价值理念层面:树立整体性的财政民生价值理念第43页
    5.2 体制层面第43-45页
        5.2.1 财权与事权的整合第43-44页
        5.2.2 财政层级的整合第44-45页
    5.3 机制层面第45-47页
        5.3.1 建立整体性的民生财政责任机制第45-46页
        5.3.2 建立民生财力供给的多元协作机制第46-47页
    5.4 技术层面:打造整体性的民生财政信息系统第47-49页
结语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类型化广播发展下的“女主播电台”研究
下一篇:林业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广西林业电子政务提升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