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概述 | 第10页 |
1.2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定义与国际应用 | 第10-14页 |
1.3 我国推出的非常规货币政策 | 第14页 |
1.4 文章基本结构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非常规货币政策——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第三章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 第19-26页 |
3.1 资产负债表结构效应 | 第19-21页 |
3.2 资产负债表规模效应 | 第21-24页 |
3.2.1 利率渠道 | 第22页 |
3.2.2 基础货币和银行信贷渠道 | 第22-24页 |
3.2.3 财政渠道 | 第24页 |
3.2.4 投资组合渠道 | 第24页 |
3.3 预期效应 | 第24-26页 |
第四章 基于SVAR模型和事件研究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实践与退出效果研究 | 第26-49页 |
4.1 基于SVAR模型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实践效果研究 | 第26-35页 |
4.1.1 SVAR模型概述 | 第26-28页 |
4.1.1.1 VAR模型与SVAR模型的基本概念 | 第26-27页 |
4.1.1.2 VAR与SVAR的关系 | 第27-28页 |
4.1.2 SVAR模型的构建 | 第28-29页 |
4.1.2.1 确定样本区间 | 第28页 |
4.1.2.2 变量选取 | 第28-29页 |
4.1.3 SVAR模型参数确定与检验 | 第29-31页 |
4.1.3.1 滞后阶数的确定 | 第29页 |
4.1.3.2 变量因果关系检验 | 第29页 |
4.1.3.3 序列平稳性检验 | 第29-31页 |
4.1.3.4 AR根检验 | 第31页 |
4.1.4 SVAR模型实证分析——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实践效果 | 第31-35页 |
4.1.4.1 脉冲响应分析——货币供应量(M1)对产出的影响 | 第33页 |
4.1.4.2 脉冲响应分析——市场预期(CCI)对产出的影响 | 第33页 |
4.1.4.3 脉冲响应分析——利率水平(FFR)对产出的影响 | 第33-34页 |
4.1.4.4 总结 | 第34-35页 |
4.2 基于事件研究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实践与退出效果研究 | 第35-49页 |
4.2.1 事件研究(Events Study)概述 | 第35页 |
4.2.2 非常规货币政策实践效果研究 | 第35-44页 |
4.2.2.1 事件选取及参数设置 | 第35-37页 |
4.2.2.2 事件研究的参数与步骤 | 第37-43页 |
4.2.2.3 数据检验 | 第43-44页 |
4.2.3 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研究 | 第44-49页 |
4.2.3.1 事件选取及参数设置 | 第44-45页 |
4.2.3.2 实证分析与结果 | 第45-49页 |
第五章 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策略的选择 | 第49-54页 |
5.1 美国在本次金融危机后进行的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程序 | 第49-51页 |
5.1.1 结束对市场的超额流动性供给 | 第49-50页 |
5.1.2 抬高短期利率水平 | 第50页 |
5.1.3 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 | 第50-51页 |
5.1.4 发行定向工具回笼资金 | 第51页 |
5.2 欧洲在本次金融危机后进行的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程序 | 第51-52页 |
5.2.1 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工具的选择 | 第51-52页 |
5.2.2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退出顺序和速度 | 第52页 |
5.3 日本在21世纪初的进行的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程序 | 第52-54页 |
5.3.1 资产端与负债端的收缩同步进行 | 第53页 |
5.3.2 渐进式退出与调整利率结构并重 | 第53页 |
5.3.3 保证市场流动性充裕 | 第53-54页 |
第六章 总结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54-58页 |
6.1 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影响 | 第54-56页 |
6.1.1 非常规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 第54-55页 |
6.1.2 非常规货币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 第55-56页 |
6.2 对我国的启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