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保险论文--中国保险业论文--各种类型保险论文

上海幸福人寿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案例分析--基于双生命保险精算模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1-12页
    1.2 研究方法与框架结构第12-13页
        1.2.1 研究方法第12页
        1.2.2 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第12-13页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第13-14页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第14-19页
    2.1 国外研究状况和水平第14-16页
        2.1.1 国外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定价模型现状研究第14-15页
        2.1.2 国外对保险精算定价模型的影响因素的现状研究第15-16页
    2.2 国内研究状况和水平第16-18页
        2.2.1 国内对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定价模型的现状研究第16-17页
        2.2.2 国内对保险精算定价模型的影响因素的现状研究第17-18页
    2.3 国内外文献评述第18-19页
第3章 各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条款的经验借鉴第19-25页
    3.1 美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产品条款分析第19-22页
        3.1.1 房产价值转换抵押贷款(HECMs)第19-20页
        3.1.2 房屋保留计划(Homekeeper)第20-21页
        3.1.3 财务独立计划第21-22页
    3.2 亚洲国家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条款分析第22页
    3.3 英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条款分析第22-23页
    3.4 各国反向抵押贷款产品条款设计对我国的启示第23-25页
        3.4.1 完善投保人保护机制,控制投保人风险第23页
        3.4.2 保证产品多元化,满足投保人需求第23-24页
        3.4.3 条款设计内容的通俗化第24-25页
第4章 幸福人寿案例分析第25-34页
    4.1 幸福房来宝产品介绍第25-26页
    4.2 国内行业对比分析第26-30页
        4.2.1 与银行业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的对比分析第26-28页
        4.2.2 同行业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产品对比分析第28-30页
    4.3 中美住房反向抵押贷款保险条款的对比分析第30-31页
    4.4 幸福房来宝的产品缺陷第31-34页
        4.4.1 条款费率缺乏差异化,不能体现房产实际价值第31-32页
        4.4.2 夫妻投保的特别约定的定价方式没有考虑家庭属性第32页
        4.4.3 条款调整缺乏灵活性和产品缺乏多元化第32-34页
第5章 上海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产品定价和模拟分析第34-52页
    5.1 定价思路第34-35页
    5.2 单生命状态下的定价模型第35-36页
        5.2.1 一次性支付产品的定价模型第35页
        5.2.2 终身生存年金产品的定价模型第35-36页
    5.3 双生命状态下的定价模型第36-38页
        5.3.1 联合生存状态(xy)下的定价模型第36-37页
        5.3.2 最后生存者状态(?)下的定价模型第37-38页
    5.4 模型参数的选择与测算第38-41页
        5.4.1 房屋价值第38-39页
        5.4.2 利率第39-40页
        5.4.3 死亡率第40-41页
        5.4.4 其他参数第41页
    5.5 模拟分析第41-47页
        5.5.1 单生命定价模型的数值模拟与分析第41-45页
        5.5.2 双生命定价模型的数值模拟与分析第45-47页
    5.6 敏感性分析第47-52页
        5.6.1 房价增长率(g)的敏感性分析第47-49页
        5.6.2 利率(m)波动的敏感性分析第49-52页
第6章 结论与改善建议第52-54页
    6.1 结论第52-53页
    6.2 改善建议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附录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纸料中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助留助滤作用机理
下一篇:唐代江淮地区官员宴饮活动--以笔记小说资料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