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内容和基本思路 | 第9-12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2.2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1.2.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评价的相关理论综述 | 第12-25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2.1.1 公共财政理论 | 第12页 |
2.1.2 共同代理理论 | 第12-13页 |
2.2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相关文献综述 | 第13-24页 |
2.2.1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定义 | 第13页 |
2.2.2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运作管理方式和作用 | 第13-15页 |
2.2.3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绩效评价 | 第15页 |
2.2.4 市场绩效与产业政策 | 第15-16页 |
2.2.5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评价研究综述及经验借鉴 | 第16-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3 吉林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展现状 | 第25-32页 |
3.1 吉林省引导基金数量与资本规模增长情况 | 第25-27页 |
3.1.1 引导基金数量增长状况 | 第25-26页 |
3.1.2 引导基金规模增长状况 | 第26-27页 |
3.2 吉林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作及管理模式分析 | 第27-29页 |
3.3 吉林省引导基金投资情况及成效 | 第29页 |
3.4 吉林省引导基金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9-30页 |
3.5 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考核体系的必要性 | 第30-3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32-46页 |
4.1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评价设计思路 | 第32页 |
4.2 构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32-33页 |
4.3 指标选择及综合评价方法 | 第33-45页 |
4.3.1 指标体系中的指标选择 | 第33-36页 |
4.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6-44页 |
4.3.3 综合评价方法的概述及步骤 | 第44-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吉林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46-49页 |
5.1 吉林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评价 | 第46-49页 |
5.1.1 绩效评价数据的获取及处理 | 第46-47页 |
5.1.2 吉林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综合评价 | 第47-49页 |
6 建议及结论 | 第49-52页 |
6.1 提高吉林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绩效的对策建议 | 第49-51页 |
6.1.1 提高投资效益绩效的对策建议 | 第49页 |
6.1.2 提高政策效果绩效的对策建议 | 第49-50页 |
6.1.3 提高经营过程绩效的对策建议 | 第50-51页 |
6.2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