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导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对未成年犯实施社区矫正的必要性 | 第9-17页 |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和趋势——以浦东新区近10年未成年人犯罪情况为例 | 第9-14页 |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概况 | 第9-10页 |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 第10-11页 |
三、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 第11-13页 |
四、未成年人犯罪的趋势 | 第13-14页 |
第二节 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概念 | 第14-15页 |
一、社区矫正的概念 | 第14-15页 |
二、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概念 | 第15页 |
第三节 对未成年犯实施社区矫正的必要性 | 第15-17页 |
一、符合法的基本价值 | 第15-16页 |
二、符合我国未成年犯的司法理念 | 第16页 |
三、与监禁刑相比,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具有明显优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经验与教训 | 第17-29页 |
第一节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18-20页 |
一、刑法修正案八出台前我国社区矫正的发展 | 第18页 |
二、刑法修正案八、新刑事诉讼法对社区矫正制度确立的影响 | 第18-20页 |
三、《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对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意义 | 第20页 |
第二节 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困境和不足 | 第20-23页 |
一、行刑理念尚有待转化 | 第21页 |
二、执法机构建设相对滞后 | 第21-22页 |
三、未区别对待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与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 | 第22页 |
四、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专业化队伍相对落后 | 第22页 |
五、社区矫正要求大幅提高,但执法配套机制相对滞后 | 第22-23页 |
第三节 境外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特色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23-29页 |
一、英美法系国家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特色 | 第23-25页 |
二、台湾《少年事件处理法》评析 | 第25-27页 |
三、对我国的启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教刑相辅:完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的构想 | 第29-41页 |
第一节 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原则 | 第29-31页 |
一、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 第29-30页 |
二、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 | 第30页 |
三、区别对待原则 | 第30页 |
四、综合治理的原则 | 第30-31页 |
五、个别化原则 | 第31页 |
第二节 完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法律体系 | 第31-36页 |
一、设立专门的《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法》 | 第32页 |
二、规范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实施主体 | 第32-33页 |
三、扩大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 | 第33页 |
四、设立符合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社区矫正项目 | 第33-34页 |
五、完善未成年人调查制度,实施未成犯个案矫正 | 第34-35页 |
六、建立未成年犯司法社工制度 | 第35-36页 |
七、扶持社会组织和民间力量参与未成年犯社区矫正 | 第36页 |
第三节 建立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相关配套制度 | 第36-41页 |
一、建立未成年犯刑事污点即前科消灭制度 | 第36-38页 |
二、建立未成年犯恢复性司法制度 | 第38-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