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桥涵设计论文

双层交通混凝土箱梁模型设计及其抗扭性能试验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6页
        1.2.1 双层桥梁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0-14页
        1.2.2 混凝土扭转理论和试验的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4-16页
    1.3 课题的提出第16-17页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19页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7-18页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箱梁模型的设计与制作第19-39页
    2.1 设计概述第19-20页
    2.2 建筑尺寸的设计第20-23页
    2.3 结构配筋设计第23-30页
        2.3.1 顶板和底板配筋设计第23-24页
        2.3.2 加劲肋配筋设计第24-26页
        2.3.3 腹板的配筋设计第26-28页
        2.3.4 立柱、主梁和吊环的设计第28-30页
    2.4 箱梁模型的制作第30-37页
        2.4.1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第30页
        2.4.2 钢筋和混凝土应变片的布置第30-34页
        2.4.3 箱梁模型的制作与养护第34-37页
    2.5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三章 箱梁模型预应力筋张拉试验研究第39-61页
    3.1 箱梁模型材料性能试验第39-41页
        3.1.1 混凝土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第39-40页
        3.1.2 钢筋材料力学性能试验第40-41页
    3.2 试验方案第41-45页
        3.2.1 试验目的与实验内容第41-42页
        3.2.2 试验测点布置第42-44页
        3.2.3 预应力张拉控制应力与张拉顺序第44-45页
    3.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5-58页
        3.3.1 预应力施工工艺第45-47页
        3.3.2 预应力损失第47-52页
        3.3.3 混凝土应变第52-56页
        3.3.4 截面挠度变化第56-57页
        3.3.5 支座滑移第57-58页
    3.4 本章小结第58-61页
第四章 箱梁模型抗扭弹性范围内试验研究第61-81页
    4.1 试验方案第61-73页
        4.1.1 试验目的与实验内容第61页
        4.1.2 试验测点和仪表布置第61-65页
        4.1.3 箱梁模型开裂扭矩的计算第65-68页
        4.1.4 试验加载方案第68-73页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73-79页
        4.2.1 控制截面线扭转角第73-75页
        4.2.2 跨中截面畸变第75-76页
        4.2.3 钢筋应变和混凝土应变第76-79页
    4.3 本章小结第79-81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81-85页
    5.1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81-82页
    5.2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第82-85页
参考文献第85-89页
致谢第89-91页
附录A: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成果第91-93页
附录B: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及技术服务项目错误!未定义书签。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数学课程中归纳推理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下一篇:吉林省新型城镇化的融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