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8-14页 |
1.1 实验对象 | 第8页 |
1.2 动物准备 | 第8-9页 |
1.2.1 称重麻醉插管 | 第8页 |
1.2.2 基础通气支持 | 第8页 |
1.2.3 留置颈内静脉导管以及股动脉导管 | 第8页 |
1.2.4 膈肌电极导管留置 | 第8-9页 |
1.2.5 体温维持以及液体控制 | 第9页 |
1.3 模型制备 | 第9页 |
1.4 肺复张与最佳PEEP选择 | 第9页 |
1.5 动物分组 | 第9页 |
1.6 各组通气操作 | 第9-10页 |
1.7 监测指标 | 第10-13页 |
1.7.1 呼吸力学 | 第10-11页 |
1.7.2 气体交换的监测指标 | 第11页 |
1.7.3 血液动力学监测 | 第11页 |
1.7.4 肺损伤病理指标 | 第11-12页 |
1.7.5 肺组织炎症指标检测 | 第12-13页 |
1.8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13-14页 |
1.9 统计学处理 | 第14页 |
2. 结果 | 第14-27页 |
2.1 一般情况 | 第14页 |
2.2 NAVA通气模式对ARDS猪呼吸力学的影响 | 第14-20页 |
2.2.1 NAVA通气模式对ARDS猪Vt的影响 | 第14-15页 |
2.2.2 NAVA通气模式对ARDS猪气道压力的影响 | 第15-17页 |
2.2.3 NAVA通气模式对ARDS猪动态肺顺应性的影响 | 第17-18页 |
2.2.4 NAVA通气模式对ARDS猪EAdipeak的影响 | 第18-19页 |
2.2.5 NAVA通气模式对ARDS触发延迟的影响 | 第19页 |
2.2.6 NAVA通气模式对ARDS无效触发的影响 | 第19-20页 |
2.3 NAVA通气模式对ARDS猪气体交换的影响 | 第20-22页 |
2.3.1 NAVA通气模式对ARDS猪氧合指数的影响 | 第20-21页 |
2.3.2 NAVA通气模式对ARDS猪PaCO2的影响 | 第21页 |
2.3.3 NAVA通气模式对ARDS猪Vd/Vt的影响 | 第21-22页 |
2.4 NAVA通气模式对ARDS猪血液动力学的影响 | 第22-24页 |
2.4.1 NAVA通气模式对ARDS猪血液平均动脉压的影响 | 第22-23页 |
2.4.2 NAVA通气模式对ARDS猪血液CI的影响 | 第23页 |
2.4.3 NAVA通气模式对ARDS猪肺血管外肺水的影响 | 第23-24页 |
2.5 肺损伤病理指标 | 第24-26页 |
2.5.1 计算肺组织湿重/干重(W/D) | 第24-25页 |
2.5.2 肺组织病理光镜观察 | 第25-26页 |
2.5.3 肺损伤评分 | 第26页 |
2.6 肺组织炎症指标检测 | 第26-27页 |
3. 讨论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综述:神经调节辅助通气的应用 | 第3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