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研究现状与意义 | 第10-14页 |
第一节 平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性权利 | 第11-12页 |
第三节 我国相关的立法现状和司法实践 | 第12-13页 |
第四节 对现存问题的分析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作为分析工具的社会性别理论 | 第14-17页 |
第一节 社会性别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第14-15页 |
第二节 作为分析工具的社会性别理论 | 第15-17页 |
第三章 刑法中性别方面的比较研究 | 第17-22页 |
第一节 《唐律疏议》中有关女性为犯罪主体方面的规定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大清律例》中有关男性同性犯罪方面的规定 | 第18-19页 |
第三节 台湾地区刑法典有关性别方面的规定 | 第19-20页 |
第四节 其他国家的有关规定 | 第20-22页 |
第四章 犯罪主体、犯罪对象与性别问题 | 第22-27页 |
第一节 犯罪主体、犯罪对象的概念 | 第22-23页 |
第二节 犯罪主体、对象与犯罪客体之间的关系 | 第23-24页 |
第三节 从社会性别的视角来看具体个罪 | 第24-27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第27-30页 |
第一节 立法层面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刑法解释层面 | 第28-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注释 | 第31-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5页 |
后记 | 第35-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