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前言 | 第9-18页 |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二)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 (三)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7页 |
| (五) 核心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 一、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投入的基础理论分析 | 第18-21页 |
| (一) 公用经费投入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 第18-19页 |
| 1. 公用经费投入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学设备的必要性 | 第18页 |
| 2. 公用经费投入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师质量的必要性 | 第18页 |
| 3. 公用经费投入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性 | 第18-19页 |
| (二)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投入的可行性分析 | 第19-20页 |
| 1. 政府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的主要投入主体 | 第19页 |
| 2. 经费投入数量要满足各类学校的不同需求 | 第19页 |
| 3. 经费配置要均衡、有效 | 第19-20页 |
| (三)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投入的基本原则 | 第20-21页 |
| 1.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投入的公平性 | 第20页 |
| 2.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投入的有效性 | 第20-21页 |
| 二、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投入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 第21-36页 |
| (一)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投入的现状 | 第21-26页 |
| 1. 从政府组织层面分析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投入 | 第21-25页 |
| 2. 从非政府组织层面分析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投入 | 第25-26页 |
| (二)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 | 第26-36页 |
| 1.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总量投入不足 | 第26-34页 |
| 2.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管理缺乏活力 | 第34-35页 |
| 3. 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需求校际间不平衡 | 第35-36页 |
| 三、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投入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6-40页 |
| (一) 民族地区经济水平较低 | 第36页 |
| (二) 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 | 第36页 |
| (三) 各级政府责任感不强 | 第36-37页 |
| (四) 学校自身缺少专业化管理 | 第37-38页 |
| (五) 其他相关者重视度不高 | 第38-40页 |
| 四、完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投入的对策与建议 | 第40-45页 |
| (一) 明确政府职责,加大投入力度 | 第40-42页 |
| 1. 加大民族地区经费投入力度,夯实物质基础 | 第40-41页 |
| 2. 建立专项转移支付制度,构建民族地区经费保障机制 | 第41页 |
| 3. 实行分类型、差异化的公用经费增拨机制和模式 | 第41-42页 |
| 4. 创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教师培训管理方式 | 第42页 |
| 5. 建立监测机制,强化督导问责 | 第42页 |
| (二) 重新划定公用经费支出范围 | 第42-43页 |
| 1. 单列教师培训经费 | 第42-43页 |
| 2. 留出管理机动资金 | 第43页 |
| 3. 加入科研经费支出 | 第43页 |
| (三) 增强学校公用经费管理自主权 | 第43-44页 |
| 1. 保障校长的财权,调动管理者的积极性 | 第43页 |
| 2. 成立校务委员会,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 第43-44页 |
| (四) 拓展公用经费的筹资渠道 | 第44-45页 |
| 1. 鼓励社会各界捐资助学 | 第44页 |
| 2. 创建自身收入来贴补所缺的教育经费 | 第44-45页 |
| 结语 | 第45-46页 |
| 注释 | 第46-48页 |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附录 | 第51-56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6-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