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8页 |
| 1 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 ·肿瘤微环境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TAMs的促肿瘤作用机制 | 第14-15页 |
| ·促血管增生pro-angiogenesis | 第14页 |
| ·与获得性免疫的相互作用 | 第14页 |
| ·促进细胞迁移能力与促肿瘤转移 | 第14-15页 |
| ·涉及巨噬细胞表型转化的内在分子机制 | 第15-16页 |
| ·STATs pathway[16,17] | 第15-16页 |
| ·NF-κB pathway[18,19] | 第16页 |
| ·TAMs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 2 | 第18-19页 |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9-28页 |
| 3 主要材料 | 第19-28页 |
| ·细胞系 | 第19页 |
| ·主要试剂 | 第19-21页 |
| ·细胞培养试剂与用品 | 第19页 |
| ·定量蛋白质组学试剂 | 第19页 |
| ·Western blot试剂及部分试剂配方 | 第19-20页 |
| ·ELISA试剂 | 第20页 |
| ·细胞流式抗体 | 第20页 |
| ·Western blot抗体 | 第20页 |
| ·其他试剂 | 第20-21页 |
| ·主要仪器 | 第21页 |
| ·实验方法 | 第21-27页 |
| ·肿瘤细胞培养上清的收集 | 第21-22页 |
| ·诱导THP-1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 | 第22页 |
| ·肿瘤细胞培养上清驯化巨噬细胞成肿瘤驯化巨噬细胞 | 第22页 |
| ·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表面抗原 | 第22页 |
| ·ELISA检测巨噬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水平 | 第22-23页 |
| ·SILAC标记THP-1单核细胞 | 第23-24页 |
| ·裂解细胞与蛋白浓度测定 | 第24-25页 |
| ·SDS-PAGE电泳 | 第25页 |
| ·胶内酶解 | 第25-26页 |
| ·Western blot | 第26-27页 |
| ·统计学处理 | 第27-28页 |
| 第四章 结果 | 第28-38页 |
| 4 TAMs细胞生物学指标 | 第28-38页 |
| ·PMA诱导THP-1单核细胞分化成巨噬细胞 | 第28页 |
| ·肿瘤上清驯化前后巨噬细胞表面抗原的变化 | 第28-30页 |
| ·CD206,CD163,CCR7的变化 | 第28-29页 |
| ·CD14,CD86的变化 | 第29-30页 |
| ·驯化过程中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 | 第30-33页 |
| ·IL-1β的动态变化 | 第30-31页 |
| ·IL-10的动态变化 | 第31-32页 |
| ·IL-12的动态变化 | 第32-33页 |
| ·TNF-α的动态变化 | 第33页 |
| ·SILAC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 | 第33-38页 |
| ·基本数据 | 第33-34页 |
| ·差异表达蛋白的验证 | 第34-35页 |
| ·IPA分析差异表达蛋白网络 | 第35-38页 |
| 第五章: 讨论 | 第38-40页 |
| 5 讨论 | 第38-40页 |
| ·肿瘤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 | 第38-39页 |
| ·组织蛋白酶家族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角色 | 第39-40页 |
| ·IL-1RN介导TAMs抑制炎症和免疫反应? | 第40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40-44页 |
| 6 主要结论 | 第40-43页 |
| ·肿瘤细胞培养上清能够将THP-1巨噬细胞驯化成为类似M2表型 | 第40-41页 |
| ·SILAC发现的DEPs与肿瘤发生,转移和免疫疾病相关 | 第41-42页 |
|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组织蛋白酶家族可能介导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促肿瘤细胞转移过程 | 第42-43页 |
| 7 本论文创新之处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 附录 | 第50-52页 |
| 在学期间发表文章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