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体位相全息光栅的基础理论及分束器设计 | 第17-37页 |
2.1 Kogelnik耦合波理论 | 第18-22页 |
2.2 严格耦合波理论 | 第22-28页 |
2.3 非倾斜VPHG的性质 | 第28-34页 |
2.3.1 透射VPHG性质 | 第29-31页 |
2.3.2 反射VPHG性质 | 第31-34页 |
2.4 近红外波段体位相全息光栅分束器的设计 | 第34-36页 |
2.4.1 体位相全息光栅分束器的设计思路 | 第34-35页 |
2.4.2 反射体位相全息光栅G1 和G2 的参数确定及衍射效率的优化设计 | 第35-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体位相全息光栅的制作 | 第37-43页 |
3.1 记录介质和材料特性 | 第37-39页 |
3.1.1 重铬酸盐明胶(DCG)的特性 | 第37-38页 |
3.1.2 全息图在DCG中的形成过程 | 第38-39页 |
3.2 体位相全息光栅的制备流程 | 第39-42页 |
3.2.1 DCG全息干版的制备 | 第39-40页 |
3.2.2 反射体位相全息光栅G1 和G2 的记录 | 第40-41页 |
3.2.3 DCG全息干版的处理 | 第41-4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体位相全息光栅的性能测试及分束效果的测试 | 第43-53页 |
4.1 测量系统 | 第43-44页 |
4.2 反射VPHG衍射性能测量 | 第44-50页 |
4.2.1 波长选择性的测量和分析 | 第44-47页 |
4.2.2 角度选择性测量和分析 | 第47-49页 |
4.2.3 分束器分束效果测试 | 第49-50页 |
4.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学术会议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