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中国穆斯林》人物专栏“穆斯林形象”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引言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5页
        1.2.1 国外相关研究第11-12页
        1.2.2 国内相关研究第12-15页
    1.3 研究思路、创新点第15-16页
        1.3.1 领域创新第15页
        1.3.2 材料创新第15页
        1.3.3 方法创新第15-16页
    1.4 研究流程第16-18页
第2章 穆斯林媒介形象研究第18-34页
    2.1 内容分析法第18-21页
        2.1.1 研究对象第19-20页
        2.1.2 研究时间段及内容第20页
        2.1.3 研究目标第20-21页
    2.2 穆斯林媒介形象第21-32页
        2.2.1 类目制定第21-22页
        2.2.2 样本分析第22-32页
    2.3 专栏在“穆斯林形象”构建中存在的问题第32-34页
        2.3.1 人物选题问题第32-33页
        2.3.2 性别选取问题第33页
        2.3.3 职业构建问题第33页
        2.3.4 性格构建问题第33-34页
第3章 散杂居回族对穆斯林形象的认知第34-40页
    3.1 家庭访谈法第35-36页
    3.2 家庭访谈内容第36-37页
        3.2.1 受访人个人信息第36页
        3.2.2 受访人具体情况第36页
        3.2.3 对穆斯林媒介形象的看法第36-37页
        3.2.4 受访者认知的穆斯林形象第37页
        3.2.5 受访者对“人物专栏”的期望和建议第37页
    3.3 访谈小结第37-40页
        3.3.1 穆斯林媒介形象雷同、时效性差第38页
        3.3.2 散杂居地区获取民族信息渠道单一第38-40页
第4章 受众认知的穆斯林形象与其媒介形象的对比第40-44页
    4.1 职业偏差第40-42页
    4.2 性格偏差第42-43页
    4.3 对两性社会地位理解的偏差第43-44页
第5章 对塑造穆斯林媒介形象的建议第44-48页
    5.1 人物时效性有待提高第44-45页
    5.2 从普通人入手,人物形象多贴近生活第45-46页
    5.3 多种记述方式并用,走出固定套路第46-48页
结语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0页
附录第50-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相关系数调整的h型指数研究
下一篇:基于PCIe的8通道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