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4-34页 |
1.1 杂草的抗药性研究进展 | 第14-21页 |
1.1.1 全球杂草抗药性现状 | 第14-20页 |
1.1.2 我国杂草抗药性现状 | 第20-21页 |
1.2 杂草抗药性机制 | 第21-24页 |
1.2.1 杂草的靶标抗药性 | 第21-22页 |
1.2.2 杂草的非靶标抗药性 | 第22-24页 |
1.3 杂草的交互抗药性和多抗性 | 第24-26页 |
1.4 ACCase与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 | 第26-28页 |
1.5 杂草对ACCase抑制剂产生抗药性机制 | 第28-30页 |
1.5.1 杂草对ACCase抑制剂的靶标抗药性 | 第28-30页 |
1.5.2 杂草对ACCase抑制剂的非靶标抗药性 | 第30页 |
1.6 稻稗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现状 | 第30-31页 |
1.7 噁唑酰草胺 | 第31-32页 |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2-33页 |
1.9 论文设计思路 | 第33-34页 |
第二章 不同稗草种群对噁唑酰草胺的抗药性水平测定 | 第34-42页 |
2.1 单剂量筛选抗药性 | 第34-37页 |
2.1.1 供试材料 | 第34-35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35页 |
2.1.3 数据分析 | 第35-36页 |
2.1.4 结果分析 | 第36-37页 |
2.2 不同稗草种群的抗药性水平测定 | 第37-42页 |
2.2.1 供试材料 | 第37-38页 |
2.2.2 试验方法 | 第38页 |
2.2.3 数据处理 | 第38页 |
2.2.4 结果分析 | 第38-40页 |
2.2.5 讨论 | 第40-42页 |
第三章 噁唑酰草胺对稗草不同种群ACCase活性的影响 | 第42-4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5页 |
3.1.1 供试材料 | 第42-43页 |
3.1.2 溶液的配置 | 第43页 |
3.1.3 试验方法 | 第43-45页 |
3.2 数据分析 | 第45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45-47页 |
3.4 结论与讨论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抗噁唑酰草胺稗草ACCase基因突变研究 | 第49-57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9页 |
4.1.1 供试材料 | 第49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49-54页 |
4.2.1 常用溶液配制 | 第50页 |
4.2.2 植物DNA的提取 | 第50页 |
4.2.3 DNA浓度和纯度的鉴定 | 第50页 |
4.2.4 稗草ACCase基因片段的扩增和克隆 | 第50-54页 |
4.2.5 测序及序列分析 | 第54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54-56页 |
4.4 讨论 | 第56-57页 |
第五章 稗草的交互抗药性和非靶标抗药性 | 第57-61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57-58页 |
5.1.1 供试材料 | 第57页 |
5.1.2 试验方法 | 第57-58页 |
5.2 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5.2.1 稗草对氰氟草酯的交互抗药性 | 第58-60页 |
5.3 讨论 | 第60-61页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