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3-17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3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6页 |
1.5 论文难点、创新点 | 第16-17页 |
2 苏天赐艺术创作历程 | 第17-22页 |
2.1 个人生活经历 | 第17-20页 |
2.2 艺术探索历程 | 第20-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3 苏天赐艺术论 | 第22-27页 |
3.1“本色”的风格论 | 第22-24页 |
3.2“中国油画”——中西绘画融合观 | 第24-2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4 苏天赐油画艺术与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融合 | 第27-50页 |
4.1“以色貌色”的设色观 | 第27-30页 |
4.2“似与不似”的造型方式 | 第30-33页 |
4.3“平远”式的构图观 | 第33-35页 |
4.4“骨法用笔”的线条运用 | 第35-38页 |
4.5“画中有诗”的意境观 | 第38-41页 |
4.6“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物象交融 | 第41-44页 |
4.7“以形写神”的创作观 | 第44-49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5 苏天赐艺术创作对当下中国油画现状的启示 | 第50-55页 |
5.1 苏天赐油画艺术中所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精神 | 第50-53页 |
5.2 苏天赐艺术创作观念的传承与发展 | 第53-5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6 结束语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61页 |
作者简历 | 第61-63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