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法合成茶油异丙酯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0页 |
·茶油概况 | 第10-17页 |
·茶油的精炼 | 第10-15页 |
·茶油的生理功能 | 第15-17页 |
·脂肪酸异丙酯的性质及合成 | 第17-19页 |
·脂肪酸异丙酯的性质 | 第17-18页 |
·脂肪酸异丙酯的合成 | 第18-19页 |
·脂肪酶的研究与应用 | 第19-25页 |
·脂肪酶的研究概况 | 第19-20页 |
·脂肪酶结构及催化机制 | 第20-22页 |
·非水介质中的酶催化 | 第22-23页 |
·脂肪酶在油脂工业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分子蒸馏 | 第25-28页 |
·分子蒸馏的原理 | 第26页 |
·分子蒸馏基本过程 | 第26-27页 |
·分子蒸馏的特点 | 第27-28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8-30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8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8-30页 |
第二章 酶法醇解合成茶油异丙酯 | 第30-44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30-31页 |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酶 | 第31页 |
·主要仪器 | 第31页 |
·实验方法 | 第31-33页 |
·单因素实验 | 第31页 |
·HPLC 分析反应混合物的组成 | 第31页 |
·响应面实验设计 | 第31-32页 |
·脂肪酶操作稳定性实验 | 第32-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3页 |
·不同溶剂和无溶剂对茶油异丙酯含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不同脂肪酶对茶油异丙酯含量的影响 | 第34页 |
·不同底物比对茶油异丙酯含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不同温度对茶油异丙酯含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酶加量对茶油异丙酯含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响应面实验结果分析 | 第37-42页 |
·脂肪酶操作稳定性实验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茶油异丙酯的分离纯化 | 第44-51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44-45页 |
·实验材料 | 第44-45页 |
·主要仪器 | 第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47页 |
·分子蒸馏装置及操作 | 第45-46页 |
·去除残留异丙醇实验 | 第46页 |
·分子蒸馏单因素实验 | 第46页 |
·分离后的样品成分分析 | 第46页 |
·茶油异丙酯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 第46-4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7-50页 |
·单因素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7-49页 |
·二级分子蒸馏纯化茶油异丙酯 | 第49-50页 |
·茶油异丙酯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 第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茶油异丙酯的理化性质 | 第51-54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51页 |
·实验材料 | 第51页 |
·主要仪器 | 第51页 |
·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茶油异丙酯的理化指标检测 | 第51-5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2-53页 |
·茶油异丙酯的理化性质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4-56页 |
一、结论 | 第54页 |
二、创新 | 第54页 |
三、展望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附件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