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晚冬田间升温条件下冬小麦的产量形成效果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10-16页
    1.1 立题背景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冬小麦育种研究概况第11页
        1.2.2 冬小麦高产现阶段栽培技术方法第11-12页
        1.2.3 冬小麦对温度的反应第12-13页
        1.2.4 冬小麦的营养特性第13页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3-14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1.5 技术路线第15-1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6-20页
    2.1 试验地概况第16-17页
    2.2 田间设计第17页
    2.3 测定项目和方法第17-19页
        2.3.1 环境指标第17-18页
        2.3.2 群体性状第18页
        2.3.3 产量性状第18-19页
        2.3.4 营养器官干物质和营养物质第19页
    2.4 数据处理第19-2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0-50页
    3.1 两年度不同处理温度变化第20-25页
        3.1.1 不同处理增温阶段的日均温比较第20-21页
        3.1.2 不同处理增温阶段的积温比较第21页
        3.1.3 两年度升温处理与常规种植在相同发育阶段的积温比较第21-22页
        3.1.4 不同处理各发育阶段的日期与温度第22-23页
        3.1.5 产量构成要素与其决定阶段的时间和温度的关系第23-25页
    3.2 不同处理对冬小麦产量性状第25-26页
    3.3 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耗水量第26-27页
    3.4 不同处理冬小麦植株形态第27-28页
    3.5 不同处理冬小麦茎数变化第28-29页
    3.6 不同处理扬花后相同发育阶段温度第29-30页
    3.7 不同处理冬小麦穗分化进程比较第30-32页
        3.7.1 不同处理小穗分化程度比较第30-31页
        3.7.2 不同处理相同发育时间籽粒与小穗的比较第31-32页
    3.8 不同处理对小麦生物产量、叶面积、灌浆速率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32-41页
        3.8.1 不同处理小麦生育时期生物产量第32-33页
        3.8.2 不同处理积温与生物产量的关系第33-34页
        3.8.3 其他处理生物产量与M三层生物产量相同时所对应的时间与温度第34页
        3.8.4 不同处理花前花后生物产量积累及其所占比例第34-35页
        3.8.5 小麦灌浆速率第35-36页
        3.8.6 冬小麦旗叶相对叶绿素含量第36-37页
        3.8.7 小麦粒重动态变化第37-38页
        3.8.8 叶面积指数第38-41页
    3.9 冬小麦的光合性能第41-44页
        3.9.1 不同处理相同时间的冬小麦净光合速率和光能利用效率第41-42页
        3.9.2 不同处理相同发育阶段净光合速率第42-43页
        3.9.3 不同处理冬小麦蒸腾速率第43-44页
    3.10 干物质和营养元素的分配与转移第44-48页
        3.10.1 干物质分配和转移第44-45页
        3.10.2 营养器官营养元素分配和转移第45-48页
    3.11 不同处理冬小麦收获时间第48-50页
4 讨论第50-53页
    4.1 河北平原区现阶段冬小麦栽培的环境制约因素第50-51页
        4.1.1 自然降水和土壤养分对产量的限制第50页
        4.1.2 挖掘小麦增产潜力的途径第50-51页
    4.2 冬小麦田间增温对夏玉米产量的影响第51页
    4.3 冬小麦地上增温处理的意义及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51-53页
        4.3.1 田间增温的优势第51-52页
        4.3.2 冬小麦田间增温待解决的问题第52-53页
5 结论第53-56页
    5.1 田间升温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53页
    5.2 田间升温对冬小麦植株形态和生物产量的影响第53页
    5.3 田间升温对冬小麦扬花期和籽粒灌浆的影响第53页
    5.4 田间升温对冬小麦光合性能的影响第53-54页
    5.5 田间升温对冬小麦干物质分配和转移的影响第54页
    5.6 不同处理的冬小麦NPK的积累和分配特征第54页
    5.7 田间升温处理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收获时间和夏玉米产量的影响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61页
作者简介第61-62页
致谢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GAL噬菌体单链抗体的筛选、表达及其在免疫胶体金检测方法中的初步应用
下一篇: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绩效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