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风险评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3 研究评述 | 第17-18页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 | 第18-20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电网企业风险评估体系的理论基础 | 第20-27页 |
2.1 风险评估概述 | 第20-23页 |
2.1.1 风险的概念 | 第20-21页 |
2.1.2 风险识别的方法 | 第21-23页 |
2.1.3 风险衡量的方法 | 第23页 |
2.2 电网企业风险评估体系的相关理论 | 第23-27页 |
2.2.1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第23-24页 |
2.2.2 组织行为学理论 | 第24-25页 |
2.2.3 成本效益理论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电网企业风险评估体系概述 | 第27-33页 |
3.1 电网企业风险评估体系简介 | 第27-30页 |
3.1.1 电网企业风险的要素 | 第27-29页 |
3.1.2 电网企业风险评估体系的内容 | 第29-30页 |
3.2 电网企业构建风险评估体系的必要性 | 第30-31页 |
3.2.1 构建风险评估体系是国有资产治理的必然要求 | 第30页 |
3.2.2 电网企业建立一套现代化的企业制度的需要 | 第30页 |
3.2.3 制约权利的有效措施 | 第30-31页 |
3.3 电网企业构建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的可行性 | 第31-33页 |
3.3.1 政府有关监管部门对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的关注逐步提高 | 第31页 |
3.3.2 电网企业自身特点的优势 | 第31-32页 |
3.3.3 环境和政策变化推动电网企业建立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体系 | 第32-33页 |
第四章 电网企业风险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33-38页 |
4.1 电网企业风险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4.1.1 只关注特定区域风险却忽视财务与管理风险 | 第33页 |
4.1.2 风险评估缺乏成本效益理论的运用 | 第33-34页 |
4.1.3 内部风险管理各自管理且无最终责任部门 | 第34页 |
4.1.4 董事会在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中的重要性未显现 | 第34页 |
4.1.5 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且权责不对等 | 第34-35页 |
4.1.6 风险评估人才的知识与经验不足 | 第35页 |
4.2 电网企业风险评估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5-38页 |
4.2.1 缺乏全面风险管理意识 | 第35页 |
4.2.2 未能充分运用成本效益方法进行科学评估与计量风险 | 第35-36页 |
4.2.3 缺乏完善的风险组织治理结构 | 第36页 |
4.2.4 操作性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尚未完整的建立 | 第36-37页 |
4.2.5 电网企业的内部审计未在风险评估中发挥重要作用 | 第37页 |
4.2.6 风险预算控制管理不到位 | 第37-38页 |
第五章 对陕西电力公司风险的识别 | 第38-45页 |
5.1 陕西省电力公司简介 | 第38-39页 |
5.2 陕西省电网公司的风险识别 | 第39-45页 |
第六章 对陕西电力公司风险的衡量和评估 | 第45-50页 |
6.1 陕西省电力公司的风险衡量 | 第45-48页 |
6.2 陕西电力风险评价 | 第48-50页 |
第七章 完善电网企业风险评估体系的建议 | 第50-54页 |
7.1 从电网企业战略高度重视风险评估 | 第50页 |
7.2 运用成本效益方法进行科学评估 | 第50-51页 |
7.3 完善电网企业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 第51-52页 |
7.4 建立可操作性的行为和道德标准 | 第52页 |
7.5 培养电网企业风险评估专业人才 | 第52-53页 |
7.6 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评估中的作用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附录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