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DSP的多路图像处理硬件系统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2 图像处理系统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13页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第13页
    1.5 本章小结第13-14页
第二章 嵌入式硬件系统方案第14-38页
    2.1 系统的功能描述与要求第14页
    2.2 系统总体方案第14-16页
    2.3 各功能模块第16-37页
        2.3.1 图像采集模块第16-20页
        2.3.2 预处理模块第20-28页
        2.3.3 处理及控制模块第28-35页
        2.3.4 电源模块第35-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三章 系统的数据流管理第38-47页
    3.1 图像数据传输流程第38-39页
    3.2 系统工作流程第39-40页
    3.3 图像采集逻辑控制第40-46页
        3.3.1 图像采集接口第41-43页
        3.3.2 异步FIFO第43-44页
        3.3.3 多路并发采集控制器第44页
        3.3.4 乒乓操作控制器第44-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系统的机械结构第47-53页
    4.1 机械结构的限制因素第47-49页
        4.1.1 鱼眼镜头的布置需求第47页
        4.1.2 镜头参数的限制第47-48页
        4.1.3 镜头视野对机壳的限制第48页
        4.1.4 传感器尺寸限制第48-49页
    4.2 机械结构的方案第49-52页
        4.2.1 基本工艺因素第49页
        4.2.2 C口镜头转接环第49-50页
        4.2.3 机壳设计方案第50-52页
    4.3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调试第53-59页
    5.1 嵌入式硬件系统的实现第53-56页
        5.1.1 传感器板规划第53-54页
        5.1.2 供电板规划第54页
        5.1.3 主处理板规划第54-55页
        5.1.4 系统组装第55-56页
    5.2 机械结构方案设计和实现第56-57页
        5.2.1 方案设计第56页
        5.2.2 机壳组装第56-57页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7-58页
    5.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0页
    6.1 总结第59页
    6.2 展望第59-60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60-61页
致谢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附录第65-73页
    附录一:传感器板原理图第65-67页
    附录二:供电板原理图第67-68页
    附录三:主处理板原理图第68-72页
    附录四:PCB版图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10-长8物源演化及其构造意义--来自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的证据
下一篇:黑河流域第四纪钻孔沉积物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与北祁连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