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植物基因工程论文

大豆开花基因CONSTANS-LIKE1和CONSTANS-LIKE13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英文缩略表第13-14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25页
    1.1 拟南芥开花途径的研究进展第14-22页
        1.1.1 拟南芥光周期开花途径的研究进展第14-15页
        1.1.2 生物钟与光周期第15-16页
        1.1.3 环境信号与内生时间的整合第16页
        1.1.4 CO基因的结构特征第16-17页
        1.1.5 昼夜节律依赖的CO调节第17-18页
        1.1.6 CO蛋白的调控第18-20页
        1.1.7 开花时间与非生物胁迫之间的关系第20-22页
    1.2 大豆开花机制研究进展第22-24页
        1.2.1 大豆成熟基因的开花分子基础第23页
        1.2.2 大豆COL基因研究进展第23-24页
    1.3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4-25页
第二章 基因和启动子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5-35页
    2.1 材料和方法第25-30页
        2.1.1 植物材料第25页
        2.1.2 菌株和质粒第25页
        2.1.3 主要仪器设备和试剂第25页
        2.1.4 拟南芥种子的处理及培养第25-26页
        2.1.5 基因组DNA的提取(参照天根植物基因组DN A提取试剂盒)第26页
        2.1.6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第26页
        2.1.7 农杆菌感受态的制备第26-27页
        2.1.8 实验所用引物第27页
        2.1.9 PCR反应第27-28页
        2.1.10 PCR反应产物的回收第28页
        2.1.11 载体和PCR反应回收产物的酶切及连接第28页
        2.1.12 连接产物的转化第28-29页
        2.1.13 单克隆的鉴定及阳性克隆的筛选第29页
        2.1.14 质粒的小量提取第29-30页
        2.1.15 Gateway重组技术第30页
        2.1.16 农杆菌的转化(电转)第30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30-34页
        2.2.1 大豆Gm COL1和Gm COL13启动子的克隆第30-31页
        2.2.2 启动子原件分析第31-32页
        2.2.3 基因组基因的扩增第32-33页
        2.2.4 不同物种中COL的进化树分析第33-34页
    2.3 讨论第34-35页
第三章 转基因拟南芥分析第35-42页
    3.1 材料和方法第35-37页
        3.1.1 植物材料第35页
        3.1.2 拟南芥的遗传转化(蘸花法)及筛选第35页
        3.1.3 转基因拟南芥的PCR鉴定第35-36页
        3.1.4 GUS染色第36页
        3.1.5 对拟南芥幼苗进行不同光质的处理第36页
        3.1.6 对拟南芥进行PEG处理第36页
        3.1.7 对拟南芥进行NaCl处理第36-37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7-40页
        3.2.1 PCR鉴定转基因拟南芥第37页
        3.2.2 LD/SD条件下Gm COL1pro和Gm COL13pro的GUS活性分析第37-38页
        3.2.3 不同光质条件下Gm COL1pro和Gm COL13pro的启动子活性分析第38-40页
        3.2.4 逆境处理条件下Gm COL1pro和Gm COL13pro的GUS活性分析第40页
    3.3 讨论第40-42页
第四章 转基因大豆分析第42-50页
    4.1 方法第42-45页
        4.1.1 大豆的种植第42页
        4.1.2 基因组DNA的提取(参照天根植物基因组DN A提取试剂盒)第42页
        4.1.3 植物总RNA的提取第42页
        4.1.4 逆转录(Takara,Prime Script RT reagent K it)第42页
        4.1.5 大豆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节遗传转化的培养基配方第42-43页
        4.1.6 大豆农杆菌介导的子叶节遗传转化步骤第43-44页
        4.1.7 T1代阳性苗的鉴定第44-45页
        4.1.8 对转基因植株的干旱处理第45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5-49页
        4.2.1 转基因植株PCR鉴定第45页
        4.2.2 转基因植株在短日条件下对开花时间的影响第45-46页
        4.2.3 转基因植株在短日条件下Gm COL13的表达量分析第46-47页
        4.2.4 转基因植株在长日条件下Gm COL13的表达量分析第47页
        4.2.5 转基因大豆Enp13-g13在黑暗和远红光条件下Gm COL13表达量分析第47-48页
        4.2.6 转基因植株在干旱条件下的抗旱性分析第48页
        4.2.7 转基因植株在干旱条件下对Gm COL13表达量的影响第48-49页
    4.3 讨论第49-50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62页
附录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作者简历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绵城市”建设功能下的西北地区景观设计研究
下一篇:非物质文化影响下的南长益村传统村落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