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宗教建筑论文

西安汉传密宗寺院建筑布局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1 对于寺院建筑布局的研究第12页
        1.2.2 对于汉传密宗寺院建筑布局的研究第12-13页
        1.2.3 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第13页
    1.3 相关概念第13-14页
        1.3.1 汉传密宗第13页
        1.3.2 汉传密宗寺院第13-14页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第14页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5.1 理论意义第14页
        1.5.2 实践意义第14-15页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第15-17页
        1.6.1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6.2 研究框架图第16-17页
2 汉传密宗及其寺院源流与案例第17-47页
    2.1 汉传密宗研究第17-24页
        2.1.1 汉传密宗源流:中土失传,盛于日本第17-19页
        2.1.2 汉传密宗体系架构:“金胎不二”第19-23页
        2.1.3 汉传密宗修持方式第23-24页
    2.2 汉传密宗寺院源流第24-32页
        2.2.1 早期(东汉至南北朝):杂密传入,寺院鲜分宗派第24-26页
        2.2.2 中期(隋唐):汉密形成,祖庭寺院建立第26-27页
        2.2.3 晚期(晚唐至宋):汉密衰落,余绪寺院尚存第27-29页
        2.2.4 回传期(民国至今):回传中土,恢复汉密寺院第29-32页
    2.3 汉传密宗代表寺院案例分析第32-44页
        2.3.1 金刚峰寺:汉传密宗日本总本山第33-38页
        2.3.2 东寺:汉传密宗日本根本道场第38-41页
        2.3.3 光明王寺:汉传密宗回传代表寺院第41-44页
    2.4 汉传密宗寺院特点及其与显宗寺院区别第44-45页
        2.4.1 汉传密宗寺院建筑配置特点第44页
        2.4.2 汉传密宗寺院整体布局特点第44-45页
    2.5 本章小结第45-47页
3 西安汉传密宗寺院概述第47-61页
    3.1 历史沿革与宗派变迁第47-51页
    3.2 当代规划与维修兴建第51-57页
        3.2.1 大兴善寺第52-55页
        3.2.2 青龙寺第55-56页
        3.2.3 当代规划的总结与反思第56-57页
    3.3 僧伽管理与宗教活动第57-59页
        3.3.1 僧人日常修行第57页
        3.3.2 固定日法会第57-58页
        3.3.3 其他宗教活动第58-59页
    3.4 本章小结第59-61页
4 西安汉传密宗寺院整体布局研究第61-79页
    4.1 整体布局概述:多种布局模式并存第61-66页
        4.1.1 传承明清寺院的纵深布局第61-63页
        4.1.2 复原盛唐寺院的多院形制第63-64页
        4.1.3 布局模式解析第64-66页
    4.2 功能布局第66-69页
        4.2.1 大兴善寺:四功能组团各有侧重第66-67页
        4.2.2 青龙寺:小规模寺院功能完善第67-69页
    4.3 流线关系第69-71页
        4.3.1 基本合理略欠可达的总体流线第69页
        4.3.2 三个宗教法会具体使用流线分析第69-71页
    4.4 院落空间第71-77页
        4.4.1 八个院落的空间构成与使用现状分析第71-76页
        4.4.2 院落分类及总结第76-77页
    4.5 本章小结第77-79页
5 西安汉传密宗寺院建筑配置研究第79-97页
    5.1 建筑配置概述:多种功能配置完善第79-85页
        5.1.1 法堂:修行与传播空间第79-81页
        5.1.2 佛堂:礼拜与祭祀空间第81-83页
        5.1.3 构筑物:提升空间氛围第83-85页
        5.1.4 其他功能建筑第85页
    5.2 功能配置第85-89页
        5.2.1 总体功能配置与比例第85-87页
        5.2.2 多功能单体建筑研究第87-89页
    5.3 建筑空间第89-93页
        5.3.1 汉传密宗殿堂空间模式分析第89-91页
        5.3.2 西安汉传密宗殿堂空间模式研究第91-93页
    5.4 建筑形式第93-95页
        5.4.1 建筑物与大型构筑物形式第93-94页
        5.4.2 小型构筑物形式第94-95页
    5.5 本章小结第95-97页
6 汉传密宗寺院建筑布局模式浅析第97-111页
    6.1 整体布局模式第97-99页
        6.1.1 总体功能结构:比例合理第97-98页
        6.1.2 中央佛区布局:“三部”、“三学”完善形制第98-99页
    6.2 整体布局提升策略:以西安汉传密宗寺院为例第99-105页
        6.2.1 基于历史:恢复汉传密宗“三部”并置与“三学”递进的形制关系第99-102页
        6.2.2 基于使用:完善流线关系、构建功能院落第102-105页
    6.3 建筑配置模式第105-106页
        6.3.1 配置:“法堂、佛堂、塔阁”三堂并立第105页
        6.3.2 法堂:“戒、定、慧”的空间序列第105-106页
        6.3.3 佛堂:“金胎不二”的曼荼罗形制第106页
        6.3.4 构筑物:氛围烘托第106页
    6.4 建筑配置提升策略:以西安汉传密宗寺院为例第106-109页
        6.4.1 基于历史:恢复汉传密宗“三堂”并立与“三学”递进的配置序列第106-109页
        6.4.2 基于使用:合理划分空间、完善流线组织第109页
    6.5 本章小结第109-111页
7 结论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7页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17-119页
图表目录第119-125页
致谢第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国家控制如何实现?--论政党—国家体制中网络媒体的监管策略
下一篇:英国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考试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