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基础科学论文--电子计算机在建筑中的应用论文

施工企业的BIM应用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1.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分析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1.2.1 国外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国内的研究现状第15-19页
    1.3 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第19-20页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20-23页
        1.4.1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4.2 研究路线第21-23页
2. 我国推行BIM的障碍分析第23-33页
    2.1 BIM推行障碍的文献梳理第23-25页
    2.2 BIM推广阻碍的实践总结第25-33页
        2.2.1 BIM标准层次上的阻碍第25-27页
        2.2.2 软件层次上的阻碍第27-30页
        2.2.3 来自参与各方的阻碍第30-31页
        2.2.4 BIM应用模式、流程等其他方面的阻碍第31-33页
3. BIM团队组建及人才培育第33-43页
    3.1 基于参与方的驱动模式第33-34页
        3.1.1 设计方驱动模式第33页
        3.1.2 承建商驱动模式第33-34页
        3.1.3 建设单位驱动模式第34页
    3.2 BIM团队的人员组成与职能第34-36页
        3.2.1 BIM团队人员组成第34-35页
        3.2.2 BIM团队的职能第35-36页
    3.3 BIM人才的培养模式第36-38页
        3.3.1 与高校合作委培模式第36-37页
        3.3.2 借助专业团队培养人才模式第37页
        3.3.3 结合项目培养人才模式第37-38页
        3.3.4 企业内部培训的模式第38页
    3.4 项目案例第38-42页
        3.4.1 项目概况第38-39页
        3.4.2 东广场BIM应用的建设方驱动模式第39-41页
        3.4.3 东广场BIM团队建设及人才培养第41-42页
    3.5 小结第42-43页
4.BIM在施工中的应用第43-57页
    4.1 基于BIM技术的现场平面布置第43-46页
        4.1.1 临建布置第43-45页
        4.1.2 施工场地布置第45-46页
    4.2 3D模型的建立第46-48页
        4.2.1 建筑模型第46页
        4.2.2 结构模型第46-47页
        4.2.3 机电模型第47-48页
    4.3 基于BIM技术的碰撞检测第48-51页
        4.3.1 图纸处理第48-49页
        4.3.2 碰撞检测第49-50页
        4.3.3 项目中的碰撞检查第50-51页
    4.4 可视化技术交底第51-53页
        4.4.1 技术交底的类型及方式第51页
        4.4.2 技术交底可视化第51-53页
    4.5 基于BIM技术的施工进度模拟第53-56页
        4.5.1 工作结构分解第54页
        4.5.2 使用MS project软件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第54-55页
        4.5.3 BIM模型与进度计划的整合第55-56页
    4.6 小结第56-57页
5.引进BIM技术的投入与效益分析第57-65页
    5.1 引进BIM技术后的投入分析第57-61页
        5.1.1 不可量化投入第57-58页
        5.1.2 可量化投入第58-59页
        5.1.3 东广场项目投入第59-61页
    5.2 引进BIM技术的效益分析第61-64页
        5.2.1 不可量化的效益分析第61-62页
        5.2.2 可量化的效益分析第62-63页
        5.2.3 项目规避碰撞的效益第63-64页
    5.3 小结第64-65页
6. 结语与展望第65-67页
    6.1 结语第65页
    6.2 展望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R语言在藓类形态与遗传变异研究中的应用--以大灰藓为例
下一篇:肺康颗粒对COPD稳定期肺肾亏虚证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