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7页 |
| 1.2.1 粘性泥沙絮凝机理 | 第9-11页 |
| 1.2.2 粘性泥沙絮凝的影响因素 | 第11-14页 |
| 1.2.3 理论基础 | 第14-16页 |
| 1.2.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静水中细颗粒粘性泥沙絮凝沉降的实验研究 | 第17-23页 |
| 2.1 试验方法 | 第17-18页 |
| 2.2 试验仪器 | 第18页 |
| 2.3 试验分组 | 第18-20页 |
| 2.4 试验过程及分析 | 第20-23页 |
| 第三章 絮体形态变化特征 | 第23-30页 |
| 3.1 絮凝形态理论及发展 | 第23页 |
| 3.2 絮凝体内部结构分析 | 第23-29页 |
| 3.2.1 絮凝体直径 | 第23-24页 |
| 3.2.2 分形维数计算 | 第24-26页 |
| 3.2.3 不同电解质强度对絮体分形维数的影响 | 第26-27页 |
| 3.2.4 不同电解质强度对孔隙率的影响 | 第27-28页 |
| 3.2.5 同一电解质条件下对孔隙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第四章 絮凝体密度 | 第30-36页 |
| 4.1 絮凝体密度 | 第30页 |
| 4.2 密度的计算 | 第30-31页 |
| 4.3 不同含沙量对絮体密度的影响 | 第31-33页 |
| 4.4 不同阳离子化合价对絮体密度的影响 | 第33-35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五章 絮凝体沉速 | 第36-48页 |
| 5.1 絮凝体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47页 |
| 5.1.1 不同含沙量 | 第36-39页 |
| 5.1.2 不同阳离子化合价 | 第39-41页 |
| 5.1.3 不同电解质强度 | 第41-45页 |
| 5.1.4 不同泥沙粒径 | 第45-47页 |
| 5.2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六章 絮凝体沉速计算 | 第48-54页 |
| 6.1 沉速公式对比及适用范围 | 第48页 |
| 6.2 絮凝体沉速计算公式推导 | 第48-50页 |
| 6.3 电解质NA~+、CA~(2+)、AL~(3+)影响下的泥沙沉速计算 | 第50-54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4-55页 |
| 7.1 结论 | 第54页 |
| 7.2 展望与不足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