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氮交互作用对水稻弱势粒灌浆的影响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1 引言第10-15页
    1.1 对于水稻强弱势粒籽粒灌浆差的认识第10-13页
        1.1.1 弱势粒中激素不平衡第10-11页
        1.1.2 弱势粒中一些关键酶活性低第11-12页
        1.1.3 弱势粒中相关基因的表达量低第12页
        1.1.4 同化物运输的“流”不通畅第12-13页
    1.2 水、肥对籽粒灌浆的影响第13页
    1.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意义第13-14页
    1.4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图第14-1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5-19页
    2.1 供试材料和处理设置第15页
    2.2 取样与测定第15-19页
        2.2.1 叶片水势的测定第15页
        2.2.2 茎鞘非结构碳水化合物NSC的测定第15页
        2.2.3 根系氧化力和根干重以及地上部干物重、根系玉米素+玉米素核苷(Z+ZR)和吲哚-3-乙酸(IAA)含量测定第15-16页
        2.2.4 剑叶光合速率、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测定第16页
        2.2.5 籽粒灌浆速率测定第16-17页
        2.2.6 籽粒中激素的测定第17页
        2.2.7 强、弱势粒中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测定第17页
        2.2.8 水稻籽粒RNA提取、纯化与反转录的测定第17页
        2.2.9 强、弱粒充实度和粒重第17-18页
        2.2.10 考种,计产及穗粒性状的测定第18页
        2.2.11 数据分析第18-1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19-47页
    3.1 叶片水势第19页
    3.2 灌溉方式氮肥处理对产量构成因素影响的方差分析第19页
    3.3 水氮交互作用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第19-22页
    3.4 水氮互作对农艺性状和生理活性的影响第22-28页
        3.4.1 氮肥、灌溉方式对农艺性状影响的方差分析第22-23页
        3.4.2 水氮互作对地上部干物重的影响第23-24页
        3.4.3 水氮互作对根系氧化力的影响第24-25页
        3.4.4 水氮互作对剑叶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的影响第25页
        3.4.5 水氮互作对剑叶CAT和POD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第25-26页
        3.4.6 水氮互作对稻茎鞘NSC的影响第26-28页
    3.5 水氮互作对强、弱势粒灌浆的影响第28-32页
    3.6 水氮互作对籽粒激素的影响第32-35页
    3.7 水氮互作对水稻根系激素的影响第35-36页
    3.8 水氮互作对强、弱势粒中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第36-39页
    3.9 水氮互作对籽粒淀粉合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39-45页
    3.10 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以及基因表达与籽粒灌浆的相关关系第45-47页
4 讨论与结论第47-51页
    4.1 讨论第47-49页
        4.1.1 关于水氮互作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第47页
        4.1.2 关于水氮互作对水稻弱势粒灌浆的影响第47-49页
    4.2 结论第49-50页
    4.3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50页
    4.4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附录第66-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青年数学教师概率统计实体性知识研究
下一篇: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工作投入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