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航空、航天论文--航空论文--航空仪表、航空设备、飞行控制与导航论文--航空仪表、航空设备论文

机载多框架稳定平台控制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稳定平台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稳定平台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页
    1.3 稳定平台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2-14页
    1.4 多框架稳定平台稳定控制技术研究现状第14-15页
        1.4.1 视轴稳定控制策略第14-15页
        1.4.2 多框架稳定平台控制策略的研究现状第15页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第15-17页
第二章 多框架稳定平台原理研究第17-27页
    2.1 影响多框架稳定平台视轴稳定的因素第17-18页
    2.2 多框架稳定平台视轴稳定方法第18-20页
    2.3 稳定平台机理分析第20-26页
        2.3.1 工作原理第20-21页
        2.3.2 坐标关系第21-24页
        2.3.3 隔离平台的扰动分析第24-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多框架稳定平台的控制回路研究第27-38页
    3.1 多框架稳定平台系统功能第27-28页
    3.2 伺服控制系统回路研究第28-32页
        3.2.1 速率稳定回路第28-29页
        3.2.2 位置回路第29-31页
        3.2.3 自动跟踪回路第31页
        3.2.4 两轴四框架稳定平台自动跟踪控制回路第31-32页
    3.3 多框架稳定平台各组成部分数学模型研究第32-37页
        3.3.1 电机及平台负载的数学模型第32-35页
        3.3.2 功率放大器的数学模型第35页
        3.3.3 惯性敏感元件的数学模型第35-36页
        3.3.4 探测装置数学模型第36-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多框架稳定平台控制策略研究第38-55页
    4.1 速度稳定回路控制技术研究第38-44页
        4.1.1 速度稳定回路控制模型研究第38-40页
        4.1.2 速率稳定回路的校正环节的设计第40-44页
    4.2 速率稳定回路的FKAPID算法第44-51页
        4.2.1 FKAPID控制算法第44-49页
        4.2.2 仿真验证第49-51页
    4.3 自动跟踪回路模型分析第51-53页
    4.4 位置随动回路模型分析第53-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两轴四框架稳定平台实物平台的搭建与试验第55-69页
    5.1 两轴四框架稳定平台实物平台的总体结构第55-56页
        5.1.1 实物平台控制系统的组成第55页
        5.1.2 实物平台系统工作模式及技术指标第55-56页
    5.2 控制系统硬件选择第56-62页
        5.2.1 电机第56-58页
        5.2.2 速率陀螺第58-59页
        5.2.3 光电编码器第59-60页
        5.2.4 伺服控制器第60-62页
    5.3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第62-65页
        5.3.1 DSP最小系统电路第62-64页
        5.3.2 功率放大电路第64-65页
    5.4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板第65-66页
    5.5 实验验证第66-68页
        5.5.1 角位置定位精度实验第66-67页
        5.5.2 隔离扰动性能检测实验第67-68页
    5.6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0页
    6.1 论文总结第69页
    6.2 对未来工作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致谢第72-73页
在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代音乐文化对琵琶艺术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草原笛派作品风格与演奏特点研究--以李镇及其作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