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

益生菌降胆固醇机制初探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英文缩略词第14-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9页
    1.1 胆固醇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相关性第15-18页
        1.1.1 胆固醇简介第15-16页
        1.1.2 胆固醇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相关性第16-18页
            1.1.2.1 心脑血管疾病简介第17页
            1.1.2.2 胆固醇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相关性第17-18页
    1.2 益生菌与机体降胆固醇的相关性第18-23页
        1.2.1 益生菌的分类和生理作用第18-19页
        1.2.2 乳杆菌属简介第19页
        1.2.3 肠球菌属简介第19-20页
        1.2.4 其它菌种简介第20-21页
        1.2.5 益生菌与机体降胆固醇的相关性第21-23页
    1.3 胆固醇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第23-24页
    1.4 供试菌种的安全性评估第24-27页
        1.4.1 毒力试验第24页
        1.4.2 耐药性试验第24-25页
        1.4.3 微生物溶血试验第25-26页
        1.4.4 其他试验方法第26-27页
    1.5 研究内容第27页
    1.6 技术路线第27-29页
第二章 益生菌菌种降胆固醇能力以及其生化特性的检测第29-47页
    2.1 前言第31页
    2.2 实验材料第31-33页
        2.2.1 实验菌株第31-32页
        2.2.2 实验仪器第32页
        2.2.3 实验用试剂及配制第32页
            2.2.3.1 主要试剂第32页
            2.2.3.2 实验主要配制试剂第32页
        2.2.4 实验用主要培养基第32-33页
    2.3 实验方法第33-35页
        2.3.1 降胆固醇功能性益生菌的复筛第33页
        2.3.2 植物乳杆菌和屎肠球菌耐酸和耐胆盐能力检测第33-34页
        2.3.3 植物乳杆菌和屎肠球菌的胆盐水解酶活性的检测第34-35页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35页
    2.5 结果分析第35-44页
        2.5.1 胆固醇标准曲线第35页
        2.5.2 具有降胆固醇功能益生菌的筛选结果第35-39页
        2.5.3 植物乳杆菌和屎肠球菌的耐酸耐胆盐能力检测第39-41页
        2.5.4 植物乳杆菌和屎肠球菌胆盐水解酶活性测定第41-44页
            2.5.4.1 甘氨胆酸钠标准曲线第41-42页
                2.5.4.1.1 甘氨胆酸钠的HPLC色谱图第41-42页
                2.5.4.1.2 甘氨胆酸钠标准曲线第42页
            2.5.4.2 植物乳杆菌和屎肠球菌胆盐水解酶活性的检测结果第42-44页
    2.6 讨论第44-47页
第三章 益生菌降胆固醇机制初探第47-58页
    3.1 前言第49-50页
    3.2 实验材料第50-51页
        3.2.1 实验菌株第50页
        3.2.2 实验仪器第50-51页
        3.2.3 实验用试剂及配制第51页
            3.2.3.1 主要试剂第51页
            3.2.3.2 实验主要配制试剂第51页
        3.2.4 实验用主要培养基第51页
    3.3 实验方法第51-52页
        3.3.1 益生菌胆固醇去除机制初探第51-52页
            3.3.1.1 益生菌菌株细胞胆固醇吸收吸附作用第51-52页
            3.3.1.2 益生菌胆盐水解酶降胆固醇机制初探第52页
            3.3.1.3 菌株培养前后培养基的pH值第52页
    3.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52-53页
    3.5 结果分析第53-56页
        3.5.1 益生菌菌株细胞胆固醇吸收吸附作用第53-54页
        3.5.2 益生菌胆盐水解酶降胆固醇机制的初探第54-56页
    3.6 讨论第56-58页
第四章 植物乳杆菌和屎肠球菌的安全性评估第58-66页
    4.1 前言第60页
    4.2 实验材料第60-62页
        4.2.1 实验菌株第60-61页
        4.2.2 实验仪器第61页
        4.2.3 实验用试剂第61页
        4.2.4 实验用主要培养基第61-62页
    4.3 实验方法第62页
        4.3.1 屎肠球菌溶血性试验第62页
        4.3.2 6株益生菌菌株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第62页
    4.4 实验结果分析第62-64页
        4.4.1 屎肠球菌溶血性试验第62-63页
        4.4.2 6株益生菌株的抗生素敏感性性试验第63-64页
    4.5 结论第64-66页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第66-71页
    5.1 总结第66-69页
    5.2 展望第69-71页
致谢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80页
附录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两个水稻早衰突变体基因的精细定位
下一篇: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短期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