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 第11-12页 |
1. 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1页 |
2. 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11-12页 |
(四)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2-13页 |
一、能力不足危险是中国共产党必须直面的重大问题 | 第13-24页 |
(一) “执政能力”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 第13-14页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对党的能力建设的理论思考 | 第14-17页 |
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能力建设的理论思考 | 第15-16页 |
2. 列宁关于共产党能力建设的理论思考 | 第16-17页 |
(三) 中国共产党对加强能力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 第17-24页 |
1.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领导集体对加强能力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 第17-18页 |
2.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领导集体对加强能力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 第18-19页 |
3.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领导集体对加强能力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 第19-20页 |
4.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中共领导集体对加强能力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 第20-21页 |
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共领导集体对加强能力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 第21-24页 |
二、党的能力不足危险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 第24-29页 |
(一) 党的能力不足危险的主要表现 | 第24-27页 |
1. 自主学习和开拓创新能力不足 | 第24-25页 |
2. 引领群众和总揽全局能力不足 | 第25页 |
3. 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能力不足 | 第25页 |
4. 利益协调和社会整合能力不足 | 第25-26页 |
5. 拒腐防变和应对风险能力不足 | 第26-27页 |
(二) 党的能力不足的主要危害 | 第27-29页 |
1. 精神懈怠,信念动摇 | 第27页 |
2. 脱离群众,失信于民 | 第27页 |
3. 腐败难除,民心不稳 | 第27-29页 |
三、能力不足危险的主要成因 | 第29-33页 |
(一) 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不同意识形态间的较量 | 第29页 |
1. 复杂的国际环境 | 第29页 |
2. 不同意识形态间的较量 | 第29页 |
(二)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带来的执政挑战 | 第29-31页 |
1.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执政挑战 | 第30页 |
2.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带来的执政挑战 | 第30-31页 |
(三) 执政党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1. 思想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31页 |
2. 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31页 |
3. 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四) 廉政制度有待加强完善 | 第32-33页 |
四、党的能力不足危险的预防与应对 | 第33-38页 |
(一) 提升执政理念,增强学习和创新能力 | 第33页 |
(二) 加强党风建设,增强引领和凝聚能力 | 第33-34页 |
1. 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 | 第34页 |
2. 建立民意为重的政绩考核机制 | 第34页 |
(三) 完善执政方式,提高科学民主依法执政能力 | 第34-35页 |
1. 增强科学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 | 第34-35页 |
2. 推进制度建设和执政方式的现代化 | 第35页 |
(四) 确立大局意识,提高协调整合能力 | 第35-36页 |
1. 确立大局意识 | 第35-36页 |
2. 提高协调整合能力 | 第36页 |
(五) 加强廉政建设,提高反腐倡廉能力 | 第36-38页 |
1. 正视问题,理性面对 | 第36-37页 |
2. 加强党内外的民主监督 | 第37页 |
3. 加强反腐倡廉的制度机制建设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