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微博中环境议题的形成机制与影响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5页
    0.1 研究背景第10页
    0.2 研究现状与研究不足第10-13页
        0.2.1 研究现状第10-12页
        0.2.2 研究不足第12-13页
    0.3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第13-15页
        0.3.1 研究方法第13页
        0.3.2 研究设计第13-15页
1 环境传播及相关概念第15-24页
    1.1 环境传播相关概念第15-18页
        1.1.1 环境传播基本概念界定第15-17页
        1.1.2 相关概念辨析第17-18页
    1.2 环境议题第18-21页
        1.2.1 环境议题范围界定第19页
        1.2.2 新媒体中的环境议题第19-21页
    1.3 理论基础第21-24页
        1.3.1 议程设置与议题建构第21页
        1.3.2 风险沟通理论第21-22页
        1.3.3 话语分析相关理论第22-24页
2 微博中环境议题的数据解读与内容分析第24-28页
    2.1 分类第24-25页
        2.1.1 传播主体分类第24-25页
        2.1.2 传播行为分类第25页
    2.2 传播分析第25-28页
        2.2.1 传播主体分析第25-26页
        2.2.2 环境议题关键词分析第26-28页
3 微博中环境议题的呈现方式与形成机制第28-38页
    3.1 环境议题的呈现框架第28-33页
        3.1.1 微博平台中针对环境议题各主体的话语构建特点第28-31页
        3.1.2 更加开放主动的话语呈现方式第31-32页
        3.1.3 理性的回归与公共利益的自觉维护第32-33页
    3.2 议题建构与引导机制第33-38页
        3.2.1 信息选择与再确认——议题建构初级阶段第34页
        3.2.2 优势意见的形成与扩散——议题建构基本完成第34-36页
        3.2.3 新老媒体互动——议题进入社会第36-38页
4 微博在环境议题建构中的角色及影响分析第38-44页
    4.1 微博在环境议题建构中扮演的角色第38-41页
        4.1.1 微博成为议题形成的主要场域第38-39页
        4.1.2 微博成为传统媒体主要信源第39-40页
        4.1.3 微博倒逼政府反思回应第40-41页
        4.1.4 新媒体环境传播新趋势——微博上的明星与公益环保第41页
    4.2 微博在环境议题建构中产生的影响第41-44页
        4.2.1 公众是微博平台推动议题形成与传播的主力第41-42页
        4.2.2 在微博平台中,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得到加强第42-43页
        4.2.3 微博为政府与公众交流沟通提供了有力渠道,有助于平衡双方关系第43-44页
5 新媒体对于中国环境传播发展的意义第44-50页
    5.1 中国环境传播在传统媒体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44-45页
    5.2 新媒体对我国环境传播的大力促进第45-47页
        5.2.1 新媒体为环境公民赋权第45-46页
        5.2.2 新媒体为环保内容生产和消费提供生存空间第46页
        5.2.3 新媒体为环保运动的社会动员提供渠道第46-47页
    5.3 新媒体进行环境传播的优化措施第47-50页
        5.3.1 通俗化、生活化与日常化第47-48页
        5.3.2 建立科学的传播网络第48页
        5.3.3 科学成果的普及化,环境传播的常态化第48-50页
结语:环境传播对于中国公民社会进程的启发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致谢第53-5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内部治理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和经营绩效的影响
下一篇:中国共产党面临的能力不足危险及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