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13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2-13页 |
2 动物福利的概念及其意义 | 第13-19页 |
2.1 动物福利概念 | 第13-16页 |
2.1.1 动物福利的定义 | 第13-14页 |
2.1.2 国际组织对动物福利的基本要求 | 第14-15页 |
2.1.3 动物福利的伦理根基 | 第15-16页 |
2.2 动物福利的意义 | 第16-19页 |
2.2.1 经济意义 | 第16-17页 |
2.2.2 生态意义 | 第17页 |
2.2.3 社会意义 | 第17-19页 |
3 动物地位的伦理学分析 | 第19-29页 |
3.1 西方动物伦理思想的演变 | 第19-22页 |
3.1.1 泛神论 | 第19-20页 |
3.1.2 达尔文演化论 | 第20页 |
3.1.3 人类与动物之间的伦理关系 | 第20-21页 |
3.1.4 摩尔的新伦理 | 第21页 |
3.1.5 人道主义 | 第21-22页 |
3.1.6 功利主义 | 第22页 |
3.2 动物伦理的主要学说 | 第22-24页 |
3.2.1 动物解放论 | 第22-23页 |
3.2.2 动物权利论 | 第23-24页 |
3.2.3 西方哲学史上关于动物权的看法 | 第24页 |
3.3 儒家与道家的环境伦理思想 | 第24-27页 |
3.3.1 儒家尊重爱护生命思想 | 第25-26页 |
3.3.2 道家万物平等思想 | 第26-27页 |
3.4 动物主体论的理论缺陷 | 第27-29页 |
4 基于动物客体论的动物福利保护 | 第29-42页 |
4.1 动物客体论基础上的动物福利概念 | 第29-30页 |
4.2 境外主要国家(地区)和组织的动物立法 | 第30-36页 |
4.2.1 动物福利法适用的对象及其宗旨 | 第30-32页 |
4.2.2 国外主要国家及国际组织的动物福利立法概述 | 第32-36页 |
4.3 我国动物福利保护现状与伦理建议 | 第36-42页 |
4.3.1 我国动物福利保护的现状 | 第36-38页 |
4.3.2 我国动物福利保护的伦理解决办法 | 第38-42页 |
结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后记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