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数据统计过程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3.1 统计过程控制相关研究 | 第12-14页 |
1.3.2 图像数据过程控制理论 | 第14-17页 |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创新之处 | 第17-20页 |
1.4.1 论文结构 | 第17-18页 |
1.4.2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统计过程控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 第20-39页 |
2.1 控制图的原理 | 第20-21页 |
2.2 常见的一元控制图 | 第21-27页 |
2.2.1 Shewhart控制图 | 第21-24页 |
2.2.2 CUSUM控制图 | 第24-26页 |
2.2.3 EWMA控制图 | 第26-27页 |
2.3 常见的多元控制图 | 第27-32页 |
2.3.1 Hotelling T2控制图 | 第27-30页 |
2.3.2 MCUSUM控制图 | 第30-31页 |
2.3.3 MEWMA控制图 | 第31-32页 |
2.4 控制图的实施 | 第32-33页 |
2.5 基于最大广义似然比的图像数据监控方法 | 第33-38页 |
2.5.1 基于广义似然比的控制图 | 第33-35页 |
2.5.2 基于最大广义似然比的控制图 | 第35-3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基于EWMA和区域生长的图像数据监控方法 | 第39-53页 |
3.1 区域生长的概念 | 第39-40页 |
3.2 控制图的设计 | 第40-44页 |
3.2.1 图像数据的转换 | 第40-42页 |
3.2.2 初始生长点的选取 | 第42-43页 |
3.2.3 区域合并的规则 | 第43-44页 |
3.2.4 生长停止的准则 | 第44页 |
3.3 控制图的实施 | 第44-47页 |
3.3.1 图像采集阶段 | 第45-46页 |
3.3.2 图像处理阶段 | 第46页 |
3.3.3 统计过程控制阶段 | 第46-47页 |
3.4 控制图的性能研究 | 第47-52页 |
3.4.1 监测形状规则的偏移 | 第48-50页 |
3.4.2 监测形状不规则的偏移 | 第50-5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基于广义似然比之和的图像数据监控方法 | 第53-66页 |
4.1 控制图的设计 | 第53-56页 |
4.1.1 图像数据的转换 | 第53-54页 |
4.1.2 控制图统计量的计算 | 第54-56页 |
4.2 控制图的实施 | 第56-58页 |
4.2.1 图像采集阶段 | 第57页 |
4.2.2 图像处理阶段 | 第57页 |
4.2.3 统计过程控制阶段 | 第57-58页 |
4.3 控制图的性能研究 | 第58-64页 |
4.3.1 监测单个偏移 | 第59-62页 |
4.3.2 监测多个偏移 | 第62-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第五章 基于多元广义似然比的图像数据监控方法 | 第66-77页 |
5.1 控制图的设计 | 第66-69页 |
5.1.1 图像数据的转换 | 第66-67页 |
5.1.2 控制图统计量的计算 | 第67-69页 |
5.2 控制图的实施 | 第69-71页 |
5.2.1 图像采集阶段 | 第70-71页 |
5.2.2 图像处理阶段 | 第71页 |
5.2.3 统计过程控制阶段 | 第71页 |
5.3 控制图的性能研究 | 第71-75页 |
5.3.1 监测单个偏移 | 第72-74页 |
5.3.2 监测多个偏移 | 第74-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第六章 图像数据监控方法应用研究 | 第77-88页 |
6.1 应用案例一 | 第77-80页 |
6.2 应用案例二 | 第80-87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8-90页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88-89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9页 |
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说明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