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油气田开发与开采论文--采油工程论文--提高采收率与维持油层压力(二次、三次采油)论文

CO2驱油系统热力学性质和传递性质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8页
    1.1 CO_2驱油技术概述第10-11页
        1.1.1 CO_2驱油机理第10页
        1.1.2 CO_2驱油技术的分类第10-11页
        1.1.3 CO_2驱油技术中的关键参数第11页
    1.2 CO_2驱油技术研究进展第11-13页
    1.3 CO_2驱油技术中关键参数研究进展第13-26页
        1.3.1 最小混相压力研究进展第13-20页
        1.3.2 界面张力研究进展第20-26页
    1.4 降低最小混相压力及沥青质沉积的研究进展第26-27页
        1.4.1 注入气中加入轻烃及中间组分降低MMP第26页
        1.4.2 醇类在CO_2驱油技术中的应用第26-27页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7-28页
第二章 实验方法第28-44页
    2.1 实验方法及试剂第28-30页
        2.1.1 实验方法第28页
        2.1.2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28-30页
    2.2 实验装置第30-34页
        2.2.1 气体注入系统第31-32页
        2.2.2 液体注入系统第32页
        2.2.3 高温高压可视釜第32-33页
        2.2.4 图像采集系统第33-34页
    2.3 实验流程及可靠性检验第34-36页
        2.3.1 实验流程第34-35页
        2.3.2 装置可靠性检验第35-36页
    2.4 模拟油MMP实验测定第36-40页
        2.4.1 实验步骤第36-37页
        2.4.2 实验结果第37-40页
    2.5 原油组分IFT实验测定第40-42页
        2.5.1 实验步骤第40-42页
        2.5.2 实验结果第42页
    2.6 乙醇对IFT影响的实验研究第42-43页
        2.6.1 实验步骤第42页
        2.6.2 实验结果第42-43页
    2.7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三章 最小混相压力(MMP)实验测定及回归计算第44-52页
    3.1 MMP实验结果分析第44-45页
    3.2 MMP实验数据收集第45-46页
    3.3 MMP影响因素第46页
    3.4 MMP计算模型第46-51页
    3.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界面张力(IFT)实验结果及回归计算第52-69页
    4.1 原油组分界面张力实验数据收集第52页
    4.2 界面张力实验结果分析及回归计算第52-66页
        4.2.1 实验结果分析第52-58页
        4.2.2 IFT计算模型的建立第58-66页
    4.3 最小混相压力预测第66-68页
    4.4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密度梯度理论与状态方程结合计算界面张力(IFT)第69-78页
    5.1 密度梯度理论与状态方程结合计算IFT的研究第69-70页
    5.2 影响因子模型的建立第70-72页
    5.3 二元混合物高压相平衡及界面张力计算第72-77页
        5.3.1 高压相平衡第72-75页
        5.3.2 界面张力第75-77页
    5.4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第六章 降低最小混相压力(MMP)的研究第78-91页
    6.1 温度和乙醇含量对原油组分IFT的影响第78-84页
    6.2 乙醇改性CO_2注入时IFT计算模型第84-88页
    6.3 加入乙醇前后界面张力比较第88-89页
    6.4 预测乙醇对MMP的影响第89-90页
    6.5 本章小结第90-91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91-94页
    7.1 结论第91-93页
    7.2 展望第93-94页
论文创新点第94-95页
参考文献第95-104页
附录第104-175页
    附录一 纯CO_2注入时MMP实验数据第104-107页
    附录二 注入气中CO_2摩尔分数小于 0.5 时MMP实验数据第107-111页
    附录三 注入气中CO_2摩尔分数大于 0.5 时MMP实验数据第111-114页
    附录四 纯CO_2注入时MMP计算值与实验值比较第114-117页
    附录五 注入气中CO_2摩尔分数小于 0.5 时MMP计算值与实验值比较第117-121页
    附录六 注入气中CO_2摩尔分数大于 0.5 时MMP计算值与实验值比较第121-124页
    附录七 纯CO_2注入时界面张力计算值与实验值比较第124-138页
    附录八 混合气含N2注入时界面张力计算值与实验值比较第138-145页
    附录九 纯物质界面张力计算值与实验值比较第145-153页
    附录十 二元混合物(CO_2+烷烃)IFT计算值与实验值比较第153-163页
    附录十一 乙醇改性CO_2注入界面张力计算值与实验值比较第163-167页
    附录十二 程序代码第167-172页
        代码1 选面法计算界面张力第167-169页
        代码2 密度梯度理论与PR状态方程结合计算界面张力第169-172页
    附录文献第172-175页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75-177页
致谢第177-178页

论文共1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面向可见光催化的半导体催化剂及非贵金属助催化剂研究
下一篇:枸杞类胡萝卜素裂解关键酶基因(LcCCD1、LcCCD4和LcNCED1)的克隆及表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