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 绪论 | 第9-12页 |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 | 第12-20页 |
| 1.1 信仰的内涵及其分类 | 第12-14页 |
| 1.1.1 信仰的内涵 | 第12-13页 |
| 1.1.2 信仰的分类 | 第13-14页 |
| 1.2 马克思主义信仰 | 第14-20页 |
| 1.2.1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形成 | 第14-17页 |
| 1.2.2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 | 第17-18页 |
| 1.2.3 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的本质区别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四重维度 | 第20-32页 |
| 2.1 维度 | 第20页 |
| 2.2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维度 | 第20-23页 |
| 2.2.1 现代社会主体性的自由 | 第20-21页 |
| 2.2.2 马克思主义对人类自由的追求 | 第21-23页 |
| 2.3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维度 | 第23-25页 |
| 2.3.1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 第23-24页 |
| 2.3.2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性 | 第24-25页 |
| 2.4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维度 | 第25-28页 |
| 2.4.1 社会文化精神中的科学精神 | 第25-26页 |
| 2.4.2 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基础的科学性 | 第26-28页 |
| 2.5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制度维度 | 第28-32页 |
| 2.5.1 制度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保证 | 第28-30页 |
| 2.5.2 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论 | 第30-32页 |
| 第三章 四重维度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 | 第32-40页 |
| 3.1 从共产主义理想出发重塑信仰 | 第32-34页 |
| 3.2 重视人的主体性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 | 第34-36页 |
| 3.3 强化自由自觉的实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 第36-40页 |
| 3.4.1 繁荣哲学社会科学 | 第36-37页 |
| 3.4.2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建设工程 | 第37-38页 |
| 3.4.3 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 第38-39页 |
| 3.4.4 深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 第39-40页 |
| 结论 | 第40-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44-45页 |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