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豆科牧草论文

黄土高原雨养农区不同时间尺度苜蓿草地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3页
    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27页
    1 生态化学计量学发展史第13-14页
    2 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与假说第14-15页
    3 植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主要非生物因素变化的响应第15-19页
        3.1 土壤营养供应对植物C、N、P含量及计量比的影响第15-16页
        3.2 水分供应对植物C、N、P含量及计量比的影响第16-17页
        3.3 大气CO2浓度变化对植物C、N、P含量及计量比的影响第17页
        3.4 温度变化对植物C、N、P含量及计量比的影响第17-18页
        3.5 光照变化对植物C、N、P含量及计量比的影响第18页
        3.6 其它非生物因素对植物C、N、P含量及计量比的影响第18-19页
    4 植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生物因素变化的响应第19-21页
        4.1 植物-植物种间关系对植物C、N、P含量及计量比的影响第19页
        4.2 动物-植物种间关系对植物C、N、P含量及计量比的影响第19-20页
        4.3 微生物-植物种间关系对植物C、N、P含量及计量比的影响第20-21页
    5 人类活动对牧草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第21-22页
    6 植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空间变异性第22-23页
    7 苜蓿的适应性及其机制研究第23-24页
    8 科学问题的提出第24-25页
    9 研究内容第25页
    10 研究技术路线第25-27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第27-31页
    1 试验材料第27页
    2 试验地概况第27页
    3 试验设计第27-29页
        3.1 茬内不同生育时期苜蓿草地设计及取样第27-28页
        3.2 不同茬次苜蓿草地设计及取样第28-29页
        3.3 不同年龄苜蓿草地设计及取样第29页
        3.4 不同建植年龄苜蓿草地设计及取样第29页
    4 植物与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第29-30页
    5 主要指标测定方法第30页
    6 数据计算与分析第30-31页
第四章 不同生育时期苜蓿草地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第31-64页
    1 田间茬内不同生育时期苜蓿草地C、N、P含量及计量比变化第31-50页
        1.1 苜蓿茎和叶C、N、P含量及其计量比第31-33页
        1.2 草地土壤C、N、P含量及其计量比第33-39页
        1.3 茬内不同生育时期苜蓿与土壤C、N、P含量及计量比的偶联关系第39-50页
            1.3.1 土壤C、N、P含量对苜蓿C、N、P含量的影响第39-40页
            1.3.2 土壤C、N、P含量对苜蓿C:N、C:P、N:P的影响第40页
            1.3.3 土壤C:N、C:P、N:P对苜蓿C、N、P含量的影响第40-45页
            1.3.4 土壤C:N、C:P、N:P对苜蓿C:N、C:P、N:P的影响第45-50页
    2 温室中不同生育时期苜蓿C、N、P计量特征及其生理生态特性的连续变化第50-60页
        2.1 苜蓿根、茎和叶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连续变化第50-55页
        2.2 苜蓿根、茎和叶生理生态特性的连续变化第55-60页
    3 讨论第60-62页
    4 小结第62-64页
第五章 不同茬次苜蓿草地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第64-88页
    1 田间不同茬次苜蓿草地C、N、P含量及计量比的变化第64-83页
        1.1 田间苜蓿茎和叶C、N、P含量及计量比第64-66页
        1.2 草地土壤C、N、P含量及计量比第66-72页
        1.3 不同茬次苜蓿与土壤C、N、P含量及计量比的偶联关系第72-83页
            1.3.1 土壤C、N、P含量对苜蓿C、N、P含量的影响第72页
            1.3.2 土壤C、N、P含量对苜蓿C:N、C:P、N:P的影响第72-78页
            1.3.3 土壤C:N、C:P、N:P对苜蓿C、N、P含量的影响第78页
            1.3.4 土壤C:N、C:P、N:P对苜蓿C:N、C:P、N:P的影响第78-83页
    2 温室中连续多茬时苜蓿C、N、P含量及计量特征第83-85页
        2.1 苜蓿根、茎和叶C、N、P含量第83-84页
        2.2 苜蓿根、茎和叶C:N、C:P、N:P第84-85页
    3 讨论第85-87页
    4 小结第87-88页
第六章 不同年龄苜蓿草地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第88-105页
    1 不同年龄苜蓿C、N、P含量及计量比的变化第88-90页
        1.1 苜蓿茎和叶C、N、P含量第88-89页
        1.2 苜蓿茎和叶C:N、C:P、N:P第89-90页
    2 不同年龄苜蓿地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第90-92页
        2.1 草地土壤C、N、P含量第90-91页
        2.2 草地土壤C:N、C:P、N:P第91-92页
    3 不同年龄苜蓿与土壤C、N、P含量及计量比间的偶联关系第92-103页
        3.1 土壤C、N、P含量对苜蓿茎和叶C、N、P含量的影响第92页
        3.2 土壤C、N、P含量对苜蓿茎和叶C:N、C:P、N:P的影响第92-98页
        3.3 土壤C:N、C:P、N:P对苜蓿茎和叶C、N、P含量的影响第98页
        3.4 土壤C:N、C:P、N:P对苜蓿茎和叶C:N、C:P、N:P的影响第98-103页
    4 讨论第103-104页
    5 小结第104-105页
第七章 不同建植年龄苜蓿草地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第105-122页
    1 不同建植年龄苜蓿C、N、P含量及计量比第105-109页
        1.1 苜蓿茎和叶C、N、P含量第105页
        1.2 苜蓿茎和叶C:N、C:P、N:P第105-109页
    2 不同建植年龄草地土壤C、N、P含量及计量比第109-113页
        2.1 草地土壤C、N、P含量第109页
        2.2 草地土壤C:N、C:P、N:P第109-113页
    3 不同建植年龄苜蓿与土壤C、N、P含量及其计量比相关性第113-120页
        3.1 土壤C、N、P含量对苜蓿C、N、P含量的影响第113页
        3.2 土壤C:N、C:P、N:P对苜蓿C、N、P含量的影响第113-119页
        3.3 土壤C、N、P含量对苜蓿C:N、C:P、N:P的影响第119页
        3.4 土壤C:N、C:P、N:P对苜蓿C:N、C:P、N:P的影响第119-120页
    4 讨论第120-121页
    5 小结第121-122页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第122-125页
    1 主要结论第122-123页
    2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123页
    3 展望第123-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3页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获奖情况第133-135页
项目资助第135-136页
致谢第136-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下一篇:高中英语阅读课堂导入调查研究--以西安外国语学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