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1-30页 |
1.1 一维碳化硅纳米材料的简介 | 第11-17页 |
1.1.1 一维碳化硅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1-14页 |
1.1.2 一维碳化硅纳米材料的性能及应用 | 第14-16页 |
1.1.3 一维碳化硅纳米材料的改性研究概况 | 第16-17页 |
1.2 丁腈橡胶的简介 | 第17-23页 |
1.2.1 丁腈橡胶的分子结构 | 第17-18页 |
1.2.2 丁腈橡胶的种类 | 第18-20页 |
1.2.3 丁腈橡胶的性能、用途及应用进展 | 第20-22页 |
1.2.4 填料/丁腈橡胶复合材料概述 | 第22-23页 |
1.3 氟橡胶的简介 | 第23-27页 |
1.3.1 氟橡胶的种类 | 第23-24页 |
1.3.2 氟橡胶的分子结构 | 第24页 |
1.3.3 氟橡胶的性能、用途及应用进展 | 第24-27页 |
1.3.4 填料/氟橡胶复合材料概述 | 第27页 |
1.4 选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1.4.1 选题依据 | 第27-28页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29页 |
1.5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9-30页 |
2 实验部分 | 第30-37页 |
2.1 主要原料及实验设备 | 第30-32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30页 |
2.1.2 配方 | 第30-32页 |
2.1.3 实验设备及测试仪器 | 第32页 |
2.2 碳化硅纳米线的制备和改性工艺过程 | 第32-33页 |
2.2.1 碳化硅纳米线的制备 | 第32-33页 |
2.2.2 KH570改性碳化硅纳米线 | 第33页 |
2.2.3 FAS改性碳化硅纳米线 | 第33页 |
2.3 SiC纳米线/丁腈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3-34页 |
2.3.1 干法制备SiC纳米线/丁腈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过程 | 第33-34页 |
2.3.2 湿法制备SiC纳米线/丁腈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过程 | 第34页 |
2.4 改性SiC纳米线/氟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4-35页 |
2.4.1 探索二段硫化工艺时氟橡胶的制备过程 | 第34-35页 |
2.4.2 改性SiC纳米线/氟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 | 第35页 |
2.5 表征与测试 | 第35-37页 |
2.5.1 接触角测试 | 第35页 |
2.5.2 硫化曲线测试 | 第35页 |
2.5.3 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 第35-36页 |
2.5.4 导热测试方法 | 第36页 |
2.5.5 RPA测试方法 | 第36页 |
2.5.6 DMA测试方法 | 第36页 |
2.5.7 结构表征方法 | 第36-37页 |
3 碳化硅纳米线的改性研究 | 第37-49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碳化硅纳米线的分析与表征 | 第37-39页 |
3.2.1 碳化硅纳米线的形貌分析 | 第37-38页 |
3.2.2 碳化硅纳米线的组成分析 | 第38-39页 |
3.2.3 碳化硅纳米线的物相分析 | 第39页 |
3.3 KH570改性碳化硅纳米线的工艺优选 | 第39-42页 |
3.3.1 KH570改性剂溶液的选择 | 第39-40页 |
3.3.2 改性剂(KH570)的用量对碳化硅纳米线改性效果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3 改性剂KH570改性碳化硅纳米线的机理 | 第41-42页 |
3.4 AC-FAS改性碳化硅纳米线的工艺优选 | 第42-48页 |
3.4.1 改性时间对SiCNWs改性效果的影响 | 第42-44页 |
3.4.2 改性剂AC-FAS的用量对SiCNWs改性效果的影响 | 第44-45页 |
3.4.3 改性温度对SiCNWs改性效果的影响 | 第45-46页 |
3.4.4 改性剂AC-FAS改性碳化硅纳米线的机理 | 第46-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4 改性SiCNWs/FKM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49-64页 |
4.1 引言 | 第49-50页 |
4.2 氟橡胶二段硫化工艺的优选 | 第50-54页 |
4.2.1 力学性能 | 第50-53页 |
4.2.2 动态力学性能 | 第53-54页 |
4.3 改性SiCNWs/FKM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54-63页 |
4.3.1 纳米复合材料的硫化特性 | 第54-55页 |
4.3.2 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55-56页 |
4.3.3 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 第56-57页 |
4.3.4 纳米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 | 第57-58页 |
4.3.5 纳米复合材料的动态力学性能 | 第58-60页 |
4.3.6 改性SiCNWs增强FKM的机理 | 第60-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5 SiCNWs/NBR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 第64-73页 |
5.1 引言 | 第64-65页 |
5.2 干法混炼所制备的SiCNWs/NBR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 | 第65-66页 |
5.2.1 硫化特性 | 第65-66页 |
5.2.2 干法混炼所制备SiCNWs/NBR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66页 |
5.2.3 干法混炼所制备的SiCNWs/NBR纳米复合材料的DIN磨耗及回弹性 | 第66页 |
5.3 湿法混炼所制备的SiCNWs/NBR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 | 第66-68页 |
5.3.1 硫化特性 | 第66-67页 |
5.3.2 湿法混炼所制备SiCNWs/NBR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67页 |
5.3.3 湿法混炼所制备的SiCNWs/NBR纳米复合材料的DIN磨耗及回弹性 | 第67-68页 |
5.4 干法和湿法制备SiCNWs/NBR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比较 | 第68-71页 |
5.4.1 硫化特性 | 第68-69页 |
5.4.2 SiCNWs/NBR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69-70页 |
5.4.3 DIN磨耗及回弹性 | 第70页 |
5.4.4 湿法混炼下SiCNWs增强NBR的机理 | 第70-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6 结论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