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35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2 钢板剪力墙分类及其应用 | 第15-22页 |
1.2.1 剪力墙的分类 | 第15-18页 |
1.2.2 工程应用 | 第18-22页 |
1.3 钢板剪力墙的研究现状 | 第22-33页 |
1.3.1 非加劲钢板剪力墙 | 第23-26页 |
1.3.2 加劲钢板剪力墙 | 第26-27页 |
1.3.3 防屈曲钢板剪力墙 | 第27-28页 |
1.3.4 可滑移侧向约束钢板剪力墙 | 第28-29页 |
1.3.5 钢板剪力墙简化分析模型 | 第29-33页 |
1.4 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34-35页 |
第2章 两类可滑移侧向约束钢板剪力墙的提出及拟静力试验研究 | 第35-87页 |
2.1 引言 | 第35页 |
2.2 两类可滑移侧向约束钢板剪力墙的提出 | 第35-39页 |
2.2.1 斜向网格约束钢板剪力墙 | 第35-36页 |
2.2.2 波形钢板约束钢板剪力墙 | 第36-38页 |
2.2.3 构造特点及应用范围 | 第38-39页 |
2.3 试验设计 | 第39-46页 |
2.3.1 试验目的与意义 | 第39页 |
2.3.2 试件设计与制作 | 第39-42页 |
2.3.3 材料力学性能 | 第42-43页 |
2.3.4 试验方法及加载制度 | 第43-44页 |
2.3.5 测量装置 | 第44-46页 |
2.4 试验现象 | 第46-80页 |
2.4.1 非加劲钢板剪力墙 | 第46-59页 |
2.4.2 斜向网格约束钢板剪力墙 | 第59-70页 |
2.4.3 波形钢板约束钢板剪力墙 | 第70-80页 |
2.5 滞回性能分析 | 第80-85页 |
2.5.1 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 | 第80-81页 |
2.5.2 滞回性能指标 | 第81-83页 |
2.5.3 承载力及抗侧刚度 | 第83-8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3章 斜向网格约束钢板剪力墙滞回性能数值分析 | 第87-106页 |
3.1 引言 | 第87页 |
3.2 有限元模型创建 | 第87-91页 |
3.2.1 力学模型与有限元模型 | 第87-88页 |
3.2.2 材料本构模型 | 第88-89页 |
3.2.3 初始几何缺陷及网格划分原则 | 第89-90页 |
3.2.4 分析类型、边界条件及加载制度 | 第90-91页 |
3.3 有限元模型验证 | 第91-92页 |
3.4 典型算例分析 | 第92-96页 |
3.5 设计参数对滞回性能的影响 | 第96-105页 |
3.5.1 分析方案 | 第96-97页 |
3.5.2 滞回性能优化系数 | 第97页 |
3.5.3 子板高厚比的影响 | 第97-104页 |
3.5.4 内嵌钢板高厚比的影响 | 第104-10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4章 波形钢板约束钢板剪力墙滞回性能数值分析 | 第106-125页 |
4.1 引言 | 第106页 |
4.2 有限元模型创建 | 第106页 |
4.3 有限元模型验证 | 第106-107页 |
4.4 典型算例分析 | 第107-110页 |
4.5 设计参数对滞回性能的影响 | 第110-124页 |
4.5.1 分析方案 | 第110页 |
4.5.2 子板高厚比的影响 | 第110-118页 |
4.5.3 内嵌钢板高厚比的影响 | 第118-120页 |
4.5.4 子板长宽比的影响 | 第120-12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第5章 可滑移侧向约束钢板剪力墙设计方法及简化分析模型研究 | 第125-161页 |
5.1 引言 | 第125页 |
5.2 可滑移侧向约束钢板剪力墙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 | 第125-126页 |
5.3 可滑移侧向约束钢板剪力墙约束构件设计 | 第126-140页 |
5.3.1 约束构件布置原则 | 第126-129页 |
5.3.2 约束构件刚度要求 | 第129-136页 |
5.3.3 约束构件强度验算 | 第136-140页 |
5.4 钢板剪力墙拉压杆简化模型研究 | 第140-159页 |
5.4.1 拉压杆模型的提出 | 第140-147页 |
5.4.2 模型在非加劲钢板剪力墙中的应用 | 第147-157页 |
5.4.3 模型在可滑移侧向约束钢板剪力墙中的应用 | 第157-15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59-161页 |
结论 | 第161-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164-173页 |
附录A 参数分析方案 | 第173-175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175-177页 |
致谢 | 第177-179页 |
个人简历 | 第1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