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1.1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1.2.1 桩锚支护结构稳定性研究 | 第12-13页 |
| 1.2.2 桩锚支护结构变形研究 | 第13-14页 |
| 1.2.3 桩锚支护结构动态稳定性研究 | 第14-15页 |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1.4 本文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16页 |
| 1.5 本文研究创新点 | 第16-18页 |
| 第2章 考虑预应力桩锚支护结构稳定性计算 | 第18-32页 |
| 2.1 桩锚支护结构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18-21页 |
| 2.1.1 稳定性分析极限平衡法 | 第18-19页 |
| 2.1.2 整体稳定性分析条分法 | 第19-21页 |
| 2.2 考虑预应力桩锚支护结构整体稳定性计算 | 第21-25页 |
| 2.2.1 计算模型建立 | 第21-22页 |
| 2.2.2 锚杆预应力引起的附加应力计算 | 第22页 |
| 2.2.3 考虑预应力桩锚支护结构整体稳定性计算 | 第22-25页 |
| 2.3 工程实例分析 | 第25-31页 |
| 2.3.1 工程实例概况 | 第25-29页 |
| 2.3.2 考虑预应力工程实例支护结构整体稳定性计算 | 第29-31页 |
| 2.3.3 整体稳定性计算结果分析 | 第31页 |
| 2.4 小结 | 第31-32页 |
| 第3章 考虑预应力桩锚支护结构位移计算 | 第32-40页 |
| 3.1 桩锚支护结构位移计算方法 | 第32页 |
| 3.1.1 弹性地基梁法 | 第32页 |
| 3.1.2 其他方法 | 第32页 |
| 3.2 考虑预应力桩锚支护结构位移计算 | 第32-36页 |
| 3.2.1 计算模型建立 | 第32-33页 |
| 3.2.2 锚杆预应力作用下土压力计算 | 第33-34页 |
| 3.2.4 考虑预应力桩锚支护结构水平位移计算 | 第34-36页 |
| 3.3 工程实例分析 | 第36-39页 |
| 3.3.1 工程实例概况 | 第36页 |
| 3.3.2 考虑预应力工程实例支护结构水平位移计算 | 第36-38页 |
| 3.3.3 水平位移计算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 3.4 小结 | 第39-40页 |
| 第4章 考虑预应力桩锚支护结构动态稳定性分析 | 第40-58页 |
| 4.1 桩锚支护结构动态稳定性研究 | 第40页 |
| 4.2 有限元分析 | 第40-54页 |
| 4.2.1 有限元PLAXIS介绍 | 第40-41页 |
| 4.2.2 工程实例计算 | 第41-46页 |
| 4.2.3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 第46-54页 |
| 4.3 考虑预应力桩锚支护结构动态稳定性分析 | 第54-57页 |
| 4.3.1 稳定性安全系数与位移关系曲线 | 第54-56页 |
| 4.3.2 稳定性安全系数与位移关系表达式 | 第56-57页 |
| 4.4 小结 | 第57-58页 |
| 结论和展望 | 第58-60页 |
| 结论 | 第58页 |
| 展望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和参与的基金项目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