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稀疏表示和字典学习的人脸识别算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10页
    1.2 生物特征识别描述第10-12页
    1.3 人脸识别方法简述第12-15页
    1.4 本文工作概述第15-16页
    1.5 本文余下章节安排第16-17页
第二章 相关方法介绍及描述第17-28页
    2.1 子空间特征提取算法第17-20页
        2.1.1 主成分分析算法第17-18页
        2.1.2 线性鉴别分析算法第18-20页
    2.2 基于稀疏表示的分类第20-25页
        2.2.1 稀疏表示的简介第20-21页
        2.2.2 稀疏表示的模型第21-23页
        2.2.3 稀疏表示的求解第23-24页
        2.2.4 稀疏表示的分类第24-25页
    2.3 核函数介绍第25-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基于LBP特征的结构型稀疏表示分类第28-38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LBP特征提取和结构型稀疏表示分类模型第28-32页
        3.2.1 LBP特征提取第28-30页
        3.2.2 结构型稀疏表示分类模型第30-32页
    3.3 基于LBP特征的结构型稀疏表示分类第32-33页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3-37页
        3.4.1 AR人脸库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3-35页
        3.4.2 ORL人脸库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5-36页
        3.4.3 LFW人脸库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6-37页
    3.5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基于方向Gabor特征的核稀疏表示分类第38-49页
    4.1 引言第38-39页
    4.2 Gabor特征提取和核稀疏表示分类模型第39-42页
        4.2.1 Gabor特征提取第39-40页
        4.2.2 核稀疏表示分类模型第40-42页
    4.3 基于方向Gabor特征的核稀疏表示分类第42-44页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4-48页
        4.4.1 AR人脸库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4-45页
        4.4.2 ORL人脸库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5-46页
        4.4.3 LFW人脸库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6-48页
    4.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基于竞争聚集的MOD字典学习算法第49-59页
    5.1 引言第49页
    5.2 MOD字典学习算法与聚类算法第49-53页
        5.2.1 MOD字典学习算法第49-50页
        5.2.2 竞争聚集聚类算法第50-53页
    5.3 基于竞争聚集的MOD字典学习算法第53-55页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5-58页
        5.4.1 AR人脸库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5-56页
        5.4.2 ORL人脸库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6-57页
        5.4.3 LFW人脸库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7-58页
    5.5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9-61页
    6.1 本文工作总结第59-60页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65-66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光子吸收超快光学控制的研究
下一篇:“十七年”中国现代文学史编纂的多样化书写--以任访秋、钱谷融、唐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