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36页 |
1.1 研究意义与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氯代芳香族有机物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 第12-20页 |
1.2.1 原位生物修复技术 | 第12-13页 |
1.2.2 自然衰减 | 第13页 |
1.2.3 物理方法 | 第13-14页 |
1.2.4 原位热处理法 | 第14页 |
1.2.5 异位生物修复技术 | 第14-15页 |
1.2.6 异位热处理法 | 第15页 |
1.2.7 化学方法 | 第15页 |
1.2.8 还原脱氯法 | 第15-17页 |
1.2.9 氧化法 | 第17页 |
1.2.10 溶剂萃取法 | 第17-18页 |
1.2.11 联合技术 | 第18页 |
1.2.12 修复技术评估 | 第18-20页 |
1.3 土壤淋洗修复技术 | 第20-22页 |
1.4 光催化氧化技术在淋洗技术中的应用 | 第22-25页 |
1.5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制备 | 第25-27页 |
1.6 石墨烯 -二氧化钛光催化剂制备 | 第27-30页 |
1.7 淋洗结合光催化技术应用及问题 | 第30-32页 |
1.7.1 淋洗剂应用问题 | 第30-31页 |
1.7.2 催化剂应用问题 | 第31-32页 |
1.8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32-36页 |
1.8.1 研究目的 | 第32-33页 |
1.8.2 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1.8.3 技术路线 | 第34-36页 |
第2章 淋洗剂筛选及对五氯酚光降解影响研究 | 第36-56页 |
2.1 引言 | 第36-37页 |
2.2 试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 第37-39页 |
2.2.1 试验材料与化学试剂 | 第37-38页 |
2.2.2 五氯酚污染土壤淋洗实验 | 第38页 |
2.2.3 淋洗液中五氯酚光降解实验 | 第38-39页 |
2.2.4 淋洗液体系环境因素对五氯酚光降解影响实验 | 第39页 |
2.2.5 淋洗液中五氯酚浓度分析方法 | 第39页 |
2.3 不同淋洗剂对土壤内五氯酚淋洗效果研究 | 第39-42页 |
2.4 有机溶剂内五氯酚光降解效果研究 | 第42-46页 |
2.5 表面活性剂内五氯酚光降解效果研究 | 第46-48页 |
2.6 五氯酚光降解速率影响因素研究 | 第48-55页 |
2.6.1 p H对五氯酚降解影响 | 第49-50页 |
2.6.2 温度对五氯酚降解影响 | 第50-51页 |
2.6.3 光照强度对五氯酚降解影响 | 第51-52页 |
2.6.4 直接光降解过程TOC变化分析 | 第52-54页 |
2.6.5 低键能淋洗液体系快速降解方案 | 第54-55页 |
2.7 小结 | 第55-56页 |
第3章 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管催化剂合成与表征 | 第56-78页 |
3.1 引言 | 第56页 |
3.2 试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 第56-58页 |
3.2.1 试验材料与化学试剂 | 第56页 |
3.2.2 水热法制备石墨烯 -二氧化钛纳米管 | 第56-57页 |
3.2.3 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管的表征方法 | 第57-58页 |
3.3 水热反应条件对催化剂制备影响 | 第58-61页 |
3.4 石墨烯 -二氧化钛纳米管电镜分析 | 第61-65页 |
3.5 石墨烯 -二氧化钛纳米管XRD分析 | 第65-66页 |
3.6 石墨烯 -二氧化钛纳米管XPS分析 | 第66-72页 |
3.6.1 表面Ti性状解析 | 第67-68页 |
3.6.2 表面O性状解析 | 第68-70页 |
3.6.3 表面C性状解析 | 第70-72页 |
3.7 石墨烯 -二氧化钛纳米管比表面积和孔容孔径分析 | 第72-74页 |
3.8 石墨烯 -二氧化钛纳米管光吸收性能分析 | 第74-76页 |
3.9 石墨烯 -二氧化钛纳米管光催化剂FT-IR分析 | 第76-77页 |
3.10 小结 | 第77-78页 |
第4章 石墨烯-二氧化钛纳米管对淋洗液中典型氯代芳香族有机物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 第78-97页 |
4.1 引言 | 第78页 |
4.2 试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 第78-80页 |
4.2.1 试验材料与化学试剂 | 第78-79页 |
4.2.2 淋洗液中氯代芳香族有机物光降解实验 | 第79页 |
4.2.3 表面活性剂、五氯酚和八氯萘分析方法 | 第79-80页 |
4.2.4 多氯联苯和中间产物分析方法 | 第80页 |
4.3 紫外光下石墨烯 -二氧化钛纳米管对淋洗液中五氯酚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 第80-83页 |
4.3.1 淋洗液中五氯酚光催化降解过程 | 第80-82页 |
4.3.2 入射光强对石墨烯 -二氧化钛纳米管光活性影响 | 第82-83页 |
4.4 太阳光下石墨烯 -二氧化钛纳米管对淋洗液中五氯酚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 第83-90页 |
4.4.1 太阳光下淋洗液与五氯酚光催化降解过程 | 第83-85页 |
4.4.2 模拟太阳光下五氯酚光催化降解过程 | 第85-88页 |
4.4.3 G-TNT对五氯酚钠光催化降解过程TOC变化分析 | 第88-90页 |
4.5 G-TNT对淋洗液中多氯联苯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 第90-92页 |
4.6 G-TNT对淋洗液中八氯萘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 第92-94页 |
4.7 G-TNT对淋洗液中氯代芳香族有机物光催化降解机制解析 | 第94-96页 |
4.8 小结 | 第96-97页 |
第5章 G-TNT光催化复合板制备及其工艺设计 | 第97-112页 |
5.1 引言 | 第97页 |
5.2 试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 第97-99页 |
5.2.1 试验材料与化学试剂 | 第97页 |
5.2.2 G-TNT复合板制备 | 第97-98页 |
5.2.3 G-TNT复合板微观结构研究 | 第98页 |
5.2.4 淋洗液中五氯酚光催化降解实验 | 第98-99页 |
5.3 G-TNT复合板表面特征分析 | 第99-103页 |
5.4 G-TNT复合板对淋洗液中五氯酚的光催化降解研究 | 第103-108页 |
5.4.1 太阳光下淋洗液中五氯酚光催化降解实验 | 第103-104页 |
5.4.2 模拟太阳光下淋洗液中五氯酚光催化降解实验 | 第104-107页 |
5.4.3 G-TNT复合板重复利用实验 | 第107-108页 |
5.5 淋洗结合光催化修复污染土壤工艺设计 | 第108-111页 |
5.6 小结 | 第111-112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12-115页 |
6.1 结论 | 第112-114页 |
6.2 建议 | 第114-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7页 |
致谢 | 第127-12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29-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