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损伤识别方法简介 | 第9-11页 |
| ·有反演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9页 |
| ·无反演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9-10页 |
| ·基于遗传算法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 第10-11页 |
| ·基于时频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 | 第11页 |
| ·小波包降噪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有限元模型修正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基本理论 | 第15-31页 |
| ·信号降噪理论 | 第15-23页 |
| ·小波变换理论 | 第15-20页 |
| ·信号降噪方法 | 第20-22页 |
| ·降噪效果的评价标准 | 第22-23页 |
|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修正理论 | 第23-30页 |
| ·模型修正主要方法 | 第24-26页 |
|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结构模型修正过程 | 第26-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基于小波包降噪与有限元模型修正的结构损伤识别 | 第31-42页 |
| ·引言 | 第31页 |
| ·实测模态的小波包降噪方法 | 第31-32页 |
| ·同步修正实测模态与结构模型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32-33页 |
| ·数值算例分析 | 第33-41页 |
| ·梁的迭代修正损伤识别 | 第34-40页 |
| ·不同噪声水平对模型修正损伤识别的影响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四章 滑动平滑法降噪在模型修正损伤识别中的应用 | 第42-53页 |
| ·引言 | 第42页 |
| ·滑动平滑降噪方法 | 第42-44页 |
| ·数值算例分析 | 第44-51页 |
| ·梁的迭代修正损伤识别 | 第44-50页 |
| ·不同噪声水平对模型修正损伤识别的影响 | 第50-51页 |
| ·实测模态滑动平滑法降噪与小波包降噪效果比较分析 | 第51-52页 |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 第五章 基于曲率模态灵敏度的模型修正损伤识别 | 第53-60页 |
| ·引言 | 第53页 |
| ·曲率模态灵敏度分析 | 第53-54页 |
| ·数值算例分析 | 第54-57页 |
| ·梁的迭代修正损伤识别 | 第54-57页 |
| ·不同噪声水平对模型修正损伤识别的影响 | 第57页 |
| ·更改模型修正目标函数前后损伤识别结果比较分析 | 第57-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 ·结论 | 第60-61页 |
|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