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轻微刑事案件速裁机制探索--以审查起诉为视角

摘要第2-5页
abstract第5-8页
导论第12-15页
    一、选题价值第12页
    二、研究背景第12-13页
    三、研究方法第13-14页
    四、结构体例第14-15页
第一章 轻微刑事案件速裁程序概述第15-24页
    第一节 轻微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的适用范围第15-16页
        一、适用速裁程序的案件范围第15页
        二、速裁程序的适用条件第15页
        三、速裁程序的除外情形第15-16页
    第二节 刑事速裁程序在立法上的定位第16页
    第三节 刑事速裁程序出台的立法过程第16-18页
        一、人大授权立法第16-17页
        二、两高、两部下发《试点办法》第17页
        三、市政法委稳步推进速裁试点工作第17-18页
    第四节 刑事速裁程序试点的特色第18-19页
        一、开创了在司法领域进行“实验性”立法的先河第18页
        二、试点时间周期短、地域覆盖面大第18-19页
        三、以法院为核心,公检法司形成合力第19页
    第五节 适用刑事速裁程序的必要性分析第19-20页
        一、节约诉讼成本和司法资源第19页
        二、保障当事人合法权利第19页
        三、推动刑事诉讼法立法第19-20页
        四、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第20页
        五、顺应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模式第20页
    第六节 刑事速裁与轻案快办比较第20-24页
        一、轻案快办概述第20-21页
        二、速裁程序与轻案快办的区别第21-24页
第二章 域外刑事速裁程序考察第24-34页
    第一节 域外刑事简易程序概述第24-28页
        一、域外刑事简易程序的基本类型第24-26页
        二、域外刑事简易程序的基本特征第26-27页
        三、域外刑事简易程序的发展趋势第27-28页
    第二节 我国刑事速裁程序与美、德、日刑事速裁程序比较第28-32页
        一、德国的处罚令程序第29-30页
        二、日本的简易命令程序第30页
        三、处罚令程序的缺点第30-31页
        四、比较分析第31-32页
    第三节 域外刑事速裁程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32-34页
        一、多元化的程序类型设置第33页
        二、对被告人权利的保护第33-34页
第三章 轻微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试点工作现状第34-40页
    第一节 速裁程序试点的基本情况第34页
    第二节 速裁程序试点阶段的基本工作机制第34-37页
        一、外部协作机制第34-35页
        二、内部工作机制第35-37页
    第三节 速裁程序试点中遇到的问题第37-40页
        一、外部因素第37-38页
        二、内部因素第38-40页
第四章 办理刑事速裁案件机制的构建第40-50页
    第一节 刑事速裁案件工作机制的构建第40-43页
        一、审查机制第40-42页
        二、庭审机制第42-43页
    第二节 刑事速裁案件办案模式的构建第43-46页
        一、建立“先审后问”的案件审查机制第43-44页
        二、建立远程视频审讯机制第44页
        三、建立法律文书配套机制第44-45页
        四、建立精准化量刑建议机制第45-46页
    第三节 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第46-50页
        一、值班律师转任辩护律师的可行性第46页
        二、完善律师辩护制度第46页
        三、进一步探索完善公诉办案机制第46-47页
        四、进一步规范速裁案件庭审模式第47-48页
        五、探索速裁案件的扩大适用第48页
        六、进一步明确审判机关是否具有速裁程序建议权第48页
        七、探索增设书面审的“处罚令程序”第48-49页
        八、探索建立刑事治安法庭或治安法院第49页
        九、引入“一审终审制”第49-50页
结语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后记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发展思路及方案研究
下一篇:城市综合公园游憩功能评价与研究--以长春市南湖公园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