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的有效性研究--基于米切尔评分法的分析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6-15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6-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6-7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7-13页 |
1.2.1 研究现状 | 第7-12页 |
1.2.2 相关研究评价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3.2 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5-23页 |
2.1 高等教育的第三方评估 | 第15-17页 |
2.1.1 第三方与第三方评估 | 第15页 |
2.1.2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 | 第15-16页 |
2.1.3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的有效性 | 第16-17页 |
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7-20页 |
2.2.1 企业领域的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7-18页 |
2.2.2 高校作为利益相关者组织 | 第18-20页 |
2.3 米切尔评分法 | 第20-23页 |
2.3.1 米切尔评分法简介 | 第20-21页 |
2.3.2 米切尔评分法的应用 | 第21-23页 |
第3章 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梳理 | 第23-29页 |
3.1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的意义与相关政策 | 第23-26页 |
3.1.1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的意义 | 第23-25页 |
3.1.2 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的相关政策 | 第25-26页 |
3.2 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格局 | 第26-29页 |
3.2.1 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实践 | 第26-28页 |
3.2.2 现有第三方评估主体分类 | 第28-29页 |
第4章 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的有效性分析 | 第29-37页 |
4.1 利益相关性与效力、效度的关系 | 第29-32页 |
4.1.1 利益相关性与效力的关系 | 第29页 |
4.1.2 利益相关性与效度的关系 | 第29-32页 |
4.2 第三方评估主体的有效性分析 | 第32-34页 |
4.2.1 第三方评估主体与高校的利益相关性分析 | 第32-33页 |
4.2.2 第三方评估主体的有效性分析 | 第33-34页 |
4.3 评估有效性参差不齐的原因分析 | 第34-37页 |
4.3.1 行政部门干预不恰当 | 第34-35页 |
4.3.2 第三方评估市场不完善 | 第35-36页 |
4.3.3 高校迎评态度不端正 | 第36-37页 |
第5章 发达国家经验借鉴与我国的改进路径 | 第37-42页 |
5.1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实践经验 | 第37-39页 |
5.1.1 美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实践 | 第37-38页 |
5.1.2 英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实践 | 第38-39页 |
5.2 我国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的改进路径 | 第39-42页 |
5.2.1 政府应转变职能,履行宏观监管责任 | 第39-40页 |
5.2.2 第三方评估机构应增强自立能力 | 第40页 |
5.2.3 高校应端正态度,积极配合评估工作 | 第40-42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2-4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2-43页 |
6.2 创新点 | 第43页 |
6.3 研究不足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