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模型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导论第12-40页
    (一) 问题提出第12-14页
    (二) 相关概念界定第14-21页
    (三) 文献研究与启示第21-35页
    (四) 研究设计第35-38页
    (五) 研究意义第38-40页
一、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的理论基础与价值诉求第40-48页
    (一)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的理论基础第40-44页
        1. 发展性评价理论:评价结果处理在本质观上是促进小学生的发展第40-41页
        2. 信息哲学理论:评价结果处理在价值论上就是获得并解释、加工有意义的数据第41-43页
        3. 360°反馈理论:评价结果处理在方法论上实质上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决策的过程第43-44页
    (二)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的价值诉求第44-48页
        1. 从管理主义到人本主义:发展性的诉求第45页
        2. 从单维到多维:多元性的诉求第45-46页
        3. 从静态到动态:开放性的诉求第46-47页
        4. 从外铄到内发:内外源动力整合的诉求第47-48页
二、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的问题与归因分析第48-64页
    (一)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之现状调查第48-59页
        1. 调查目的第48页
        2. 调查对象第48页
        3. 调查工具与方法第48-49页
        4. 调查实施第49页
        5. 调查结果第49-59页
    (二)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的现存问题及归因解析第59-64页
        1. 管理主义的价值错位与和谐发展的目标异化第59-60页
        2. 刚性、量化的范式强化与“唯分数论”的技术泛滥第60页
        3. 相对单一的主体裁决与流于形式的主体交流第60-61页
        4. 收效甚微的信息反馈与笼统的报告呈现第61页
        5. 缺环的教育决策与落空的结果改进第61-64页
三、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的内涵与实践样态第64-76页
    (一)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的内涵第64-70页
        1. 评价结果处理的丰富内涵第64-68页
        2.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的丰富内涵第68-70页
    (二)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存在形态的多维思考第70-76页
        1. 评价结果类型的不同界定第70-71页
        2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存在形态的众地之举第71-74页
        3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存在形态的审视第74-76页
四、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的理论模型第76-88页
    (一)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五主体、四环节、双驱动的模型构建第76-80页
    (二)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模型的功能解析第80-81页
        1. 将处理目标与整个综评目标相融合第80页
        2. 将促进小学生综评结果处理工作的健康、有序进行第80-81页
        3. 有利于保证小学生综评结果处理结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第81页
    (三)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模型的运转条件观照第81-83页
        1. 人力条件方面第81-82页
        2. 物力条件方面第82页
        3. 动力条件方面第82-83页
    (四) 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模型的实践路径第83-88页
        1. 使用目的定位于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第83-84页
        2. 采用科学的、多元化的方法第84页
        3. 促进多元主体的参与,将结果分析聚焦于促进学生发展,结果呈现中增加“电子成长档案袋”第84-85页
        4. 形成全方位的反馈与交流机制第85页
        5. 与升学的“软挂钩”第85-86页
        6. 彰显结果处理的动态开放性,建构多层级多主体的监督体系第86-88页
五、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模型的试验研究第88-114页
    (一) 试验方案设计第88-94页
        1. 试验目的第88页
        2. 试验对象的选取第88-89页
        3. 试验的前期准备第89-93页
        4. 证据的采集方法第93-94页
        5. 试验中的平台搭建与机构设置第94页
    (二) 试验实施过程第94-107页
        1. 确定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处理的目标第95页
        2. 促进多元主体的参与第95-97页
        3. 运用多种方法收集评价结果证据第97-102页
        4. 整理、分析与报告预处理结果第102-105页
        5. 反馈与交流预处理的结果第105-106页
        6. 实施合理的改进与干预措施第106-107页
    (三) 试验结果分析第107-110页
        1. 小学生的学业成绩、自我调节、自我监控的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发展第107-108页
        2. 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第108-110页
        3. 家长对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理解、交流与使用等有了很大的变化第110页
    (四) 试验反思与完善第110-114页
        1. 试验的反思第110-111页
        2. 试验的完善第111-114页
结语第114-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4页
附录第124-148页
后记第148-152页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第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手写输入多字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Nanog、Oct4在宫颈癌中的表达与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