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税法论文

论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完善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一、出口退税的理论基础第10-13页
 (一) 概述第10-11页
  1、出口退税的概念第10页
  2、出口退税的特点第10-11页
 (二) 出口退税的经济学理论来源第11页
 (三) 出口退税的法理学基础第11-13页
  1、税收公平理论第11-12页
  2、税收效率理论第12-13页
二、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现状第13-17页
 (一) 我国出口退税的适用范围第13-14页
  1、可享受出口退税的货物范围第13页
  2、可享受出口退税的企业范围第13-14页
 (二) 我国出口退税的主要方式第14-16页
  1、出口货物增值税的退税方式第14-15页
  2、出口货物消费税的退税方式第15-16页
 (三) 出口退税的退税率第16页
 (四) 出口退税的计税依据第16页
 (五) 出口退税的预算级次第16-17页
三、国外的出口退税制度及启示第17-23页
 (一) 国外的出口退税制度介绍第17-21页
  1、法国的出口退税制度第17页
  2、希腊的出口退税制度第17-18页
  3、英国的出口退税制度第18页
  4、意大利的出口退税制度第18-19页
  5、德国的出口退税制度第19-20页
  6、韩国的出口退税制度第20页
  7、瑞士的出口退税制度第20-21页
 (二) 国外出口退税制度的借鉴第21-23页
  1、有规范的增值税制度第21页
  2、基本上实现了征退一体化第21页
  3、采取了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第21-22页
  4、有严厉的惩罚制度第22页
  5、建立了严密高效的监督管理体系第22-23页
四、我国出口退税存在的问题第23-31页
 (一) 出口退税立法保障不足,政策缺乏稳定性第23-25页
  1、出口退税立法位阶低第23页
  2、出口退税政策稳定性差第23-25页
  3、出口退税法律法规不健全第25页
 (二) 增值税制度不尽规范第25-26页
  1、增值税未实行普遍征收第25-26页
  2、增值税率偏高,档次过多,征税率与抵扣率不统一第26页
  3、特殊的税收优惠造成增值税少征多退第26页
 (三) 出口企业的退税待遇存在差别,导致退税不公第26-27页
  1、可以享受退税待遇的出口货物范围不统一第26页
  2、出口退税的计税依据不统一第26页
  3、出口退税的办法不统一第26-27页
 (四) 征管方面的问题第27-28页
  1、出口退税环节与征税环节相脱节,不便于统一管理第27页
  2、出口退税涉及的各职能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协作第27页
  3、出口骗税现象日益严重第27-28页
 (五) 出口退税中央与地方共同负担机制存在的问题第28-30页
  1、加重地方财政负担,导致新的地方保护主义出现第28-29页
  2、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第29页
  3、影响了对外贸易第29-30页
 (六) 高出口退税率容易引起国外反倾销调查第30-31页
五、完善我国现行出口退税制度的建议第31-41页
 (一) 加快出口退税的立法步伐,建立一套完善的出口退税法律体系第31-32页
  1、提高出口退税政策的立法位阶,规范授权立法第31-32页
  2、以法律或行政法规的形式规范出口退税第32页
 (二) 进一步完善增值税制度第32-34页
  1、我国应该坚定地走消费型增值税的道路第32-33页
  2、合理设计增值税率第33页
  3、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第33-34页
  4、缩小税收优惠的范围,消除少征多退现象第34页
 (三) 统一出口退税方式,实现公平退税第34页
  1、统一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的退税货物范围第34页
  2、统一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的退税货物的计税依据第34页
  3、统一生产企业和外贸企业的退税方法第34页
 (四) 强化征管第34-38页
  1、建立“滞退金”制度第35页
  2、实现征退一体化第35页
  3、严厉打击出口骗税行为第35-38页
 (五) 调整出口退税财政负担机制第38-39页
  1、实行“先退税,后分成”模式,由中央和地方共同负担出口退税第38-39页
  2、建立出口退税财政专项准备金,确保出口退税全额及时退付第39页
  3、科学核定出口退税基数第39页
 (六) 调低出口退税率,应对国外反倾销调查第39-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国外文献第42页
 国内文献第42-4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著、论文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公司机会规则
下一篇:论我国破产重整中出资人权益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