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课题的选择 | 第12-24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介孔SBA-1 分子筛的概述 | 第13-16页 |
1.3 介孔材料合成中的模板剂 | 第16-19页 |
1.4 SBA-1 的合成研究现状 | 第19-22页 |
1.5 课题的选择和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4-28页 |
2.1 实验原料及实验仪器 | 第24-26页 |
2.1.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24-25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2.2 表征手段 | 第26-27页 |
2.2.1 XRD物相分析 | 第26页 |
2.2.2 N_2吸附分析 | 第26页 |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第26-27页 |
2.2.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第27页 |
2.3 介孔SBA-1 分子筛的合成 | 第27-28页 |
2.3.1 模板剂的制备 | 第27页 |
2.3.2 无机盐体系SBA-1 的合成 | 第27-28页 |
第三章 铝盐体系SBA-1 的控制合成研究 | 第28-50页 |
3.1 铝盐体系SBA-1 的控制合成 | 第28-40页 |
3.1.1 铝盐种类及浓度的影响 | 第28-34页 |
3.1.2 合成条件的评价 | 第34-40页 |
3.2 合成参数的调节 | 第40-43页 |
3.2.1 模板剂浓度的影响 | 第40-42页 |
3.2.2 TEOS浓度的影响 | 第42-43页 |
3.2.3 辅助添加剂的影响 | 第43页 |
3.3 SBA-1 热稳定性的考查 | 第43-46页 |
3.4 铝盐诱导合成SBA-1 的机理分析 | 第46-4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其他无机盐体系SBA-1 的控制合成探索 | 第50-66页 |
4.1 镍盐体系SBA-1 的合成探索 | 第50-52页 |
4.2 铁盐体系SBA-1 的合成探索 | 第52-55页 |
4.3 铜盐体系SBA-1 的合成探索 | 第55-58页 |
4.4 钴盐和锌盐体系SBA-1 的合成探索 | 第58页 |
4.5 磷酸+无机盐诱导合成SBA-1 的研究探索 | 第58-63页 |
4.5.1 磷酸+硫酸铁体系合成探索 | 第59-61页 |
4.5.2 磷酸+氯化镍体系合成探索 | 第61-62页 |
4.5.3 磷酸+铜盐体系合成探索 | 第62-63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3-6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6-70页 |
5.1 结论 | 第66-68页 |
5.2 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