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10-19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1.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第10-11页 |
2.反腐倡廉建设需要大量高素质纪检干部 | 第11-13页 |
3.建立培养选拔机制是保证纪检监察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 第13-14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理论意义 | 第14页 |
2.实践意义 | 第14-15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四)研究方法、创新及不足 | 第19页 |
二、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培养选拔机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一)胜任力理论 | 第19-21页 |
1.胜任力概念 | 第19-20页 |
2.胜任力模型 | 第20-21页 |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第21-22页 |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 第21页 |
2.“以人为本”理念在公共部门的应用 | 第21-22页 |
3.干部的合理使用和持续开发 | 第22页 |
(三)公务员选拔制度 | 第22-23页 |
(四)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培养机制和选拔机制的区别 | 第23-24页 |
三、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培养选拔机制现状分析——以四川省N市为视角 | 第24-31页 |
(一)N市纪检监察干部的人员结构 | 第24-27页 |
(二)N市纪检监察干部的升迁、变动等流动状况 | 第27-29页 |
1.N市纪检监察干部数量变动情况 | 第27-28页 |
2.N市纪检监察干部分布情况 | 第28-29页 |
3.N市纪检监察干部升迁情况 | 第29页 |
(三)N市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生活和工作现状 | 第29-30页 |
1.思想状态 | 第29-30页 |
2.生活状态 | 第30页 |
3.工作状态 | 第30页 |
(四)纪检监察干部在N市党风廉政建设及反腐倡廉中的作用 | 第30-31页 |
1.提升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 第30-31页 |
2.优化了干部队伍结构 | 第31页 |
3.加强了机关的效能建设 | 第31页 |
四、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培养选拔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1-37页 |
(一)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培养选拔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5页 |
1.人员结构不合理,专职纪检监察干部少 | 第31-32页 |
2.素养和能力有待提高,思想状态不稳定 | 第32-33页 |
3.选拔路径较窄,人才容易流失 | 第33-34页 |
4.培训周期较长,发展后劲较弱 | 第34-35页 |
(二)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培养选拔机制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5-37页 |
1.干部选拔任用不能适应新形势 | 第35页 |
2.思想认识模糊,心态容易失衡 | 第35-36页 |
3.基层纪检监察组织权力小,职位少 | 第36页 |
4.激励、交流机制不够完善 | 第36-37页 |
五、完善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培养选拔机制的建议与对策 | 第37-41页 |
(一)严格把好入口关,科学合理选配干部 | 第37-38页 |
1.正确把握新时代“好干部”五条标准 | 第37页 |
2.科学合理选配干部 | 第37-38页 |
(二)规范干部培训教育机制 | 第38-39页 |
1.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机制 | 第38-39页 |
2.不断加大干部培训培养力度 | 第39页 |
(三)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和选拔机制 | 第39-40页 |
1.进一步拓宽选人渠道,建立健全选拔机制 | 第39页 |
2.进一步确保清正廉洁,强化落实监督措施 | 第39-40页 |
3.进一完善退出机制,坚持科学考核评价 | 第40页 |
(四)推进干部交流轮换,拓展干部发展空间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