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小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矫正的个案工作介入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7-13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7-8页
        1.1.1 研究背景第7页
        1.1.2 研究意义第7-8页
        1.1.3 研究目的第8页
    1.2 文献综述第8-9页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9页
        1.2.2 对国内外相关方法的评述第9页
    1.3 相关概念界定第9-10页
        1.3.1 学习习惯第9-10页
        1.3.2 不良学习习惯第10页
        1.3.3 行为矫正第10页
    1.4 社会工作介入的理论依据第10-11页
        1.4.1 认知行为理论第10页
        1.4.2 生态系统理论第10-11页
        1.4.3 优势视角理论第11页
    1.5 研究方法第11-13页
        1.5.1 文献研究法第11页
        1.5.2 访谈法第11-12页
        1.5.3 观察法第12-13页
第2章 接案及前期准备第13-21页
    2.1 研究对象的确定第13页
    2.2 案主基本情况及问题分析第13-14页
        2.2.1 案主的基本情况第13-14页
        2.2.2 案主存在的问题第14页
    2.3 预估第14-17页
        2.3.1 学校因素第16页
        2.3.2 家庭因素第16-17页
        2.3.3 社会因素第17页
    2.4 案主的需求第17-21页
        2.4.1 激发案主自主完成作业的意识第17-18页
        2.4.2 提高案主预、复习功课的主动性第18页
        2.4.3 鼓励案主独立思考的勇气第18-19页
        2.4.4 平衡案主在虚拟和现实的时间分配第19-21页
第3章 个案工作介入第21-30页
    3.1 与案主建立关系第21页
    3.2 介入计划第21页
    3.3 介入过程第21-28页
        3.3.1 第一阶段介入:改善案主的生态系统第21-24页
        3.3.2 第二阶段介入:调整案主的自我认知第24-27页
        3.3.3 第三阶段介入:立足现在,展望未来第27-28页
    3.4 评估第28页
    3.5 结案第28-30页
        3.5.1 工作总结第28-29页
        3.5.2 成果巩固第29页
        3.5.3 跟进服务第29-30页
第4章 结论与反思第30-31页
参考文献第31-33页
致谢第33-34页
附录第34-35页
作者简介第3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35页

论文共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于靶向CD4+T细胞药物传输的半人工微载体的制备与应用
下一篇:温度对大鼠腹腔肥大细胞和RBL-2H3细胞活力和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