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各种能源汽车论文--电动汽车论文

客车用锂电池/超级电容复合储能系统的优化与控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主要符号对照表第8-14页
第1章 引言第14-31页
    1.1 课题背景与选题意义第14-22页
        1.1.1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关键技术第14-15页
        1.1.2 新能源汽车储能元件的发展现状第15-18页
        1.1.3 复合储能系统的发展现状第18-21页
        1.1.4 课题的提出第21-22页
    1.2 与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22-28页
        1.2.1 磷酸铁锂电池的容量衰减模型第22-24页
        1.2.2 复合储能系统的优化第24-28页
        1.2.3 复合储能系统的控制算法设计第28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8-30页
    1.4 本文结构第30-31页
第2章 电动客车及复合储能系统的数学建模第31-42页
    2.1 本章引言第31页
    2.2 纯电动客车的动力学模型第31-33页
    2.3 复合储能系统的数学模型第33-41页
        2.3.1 超级电容的损耗模型第33-35页
        2.3.2 磷酸铁锂电池的建模第35-41页
    2.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3章 固定构型的复合储能系统的联合优化方法第42-85页
    3.1 本章引言第42页
    3.2 典型复合储能系统的联合优化第42-70页
        3.2.1 动态规划算法第45-47页
        3.2.2 典型复合储能系统的参数优化第47-52页
        3.2.3 典型复合储能系统的能量管理算法优化第52-59页
        3.2.4 优化结果的参数敏感性分析第59-61页
        3.2.5 典型复合储能系统的在线能量管理算法之比较第61-70页
    3.3 复合储能系统低温性能的分析与优化第70-83页
    3.4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4章 不同构型的半主动式复合储能系统的优化与性能比较第85-104页
    4.1 本章引言第85页
    4.2 半主动式复合储能系统的现有构型第85-86页
    4.3 低成本半主动式构型的提出第86-91页
    4.4 不同构型的储能系统的优化第91-98页
    4.5 不同构型的储能系统的比较分析第98-103页
    4.6 本章小结第103-104页
第5章 复合储能系统的控制算法设计第104-122页
    5.1 本章引言第104页
    5.2 主动式复合储能构型的建模第104-107页
    5.3 复合储能系统控制算法设计第107-111页
    5.4 复合储能系统控制算法验证第111-118页
        5.4.1 控制算法的仿真验证第111-113页
        5.4.2 控制算法的实验验证第113-118页
    5.5 复合储能系统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上的应用第118-121页
    5.6 本章结论第121-122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22-127页
    6.1 论文工作总结第122-125页
    6.2 展望与建议第125-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5页
致谢第135-137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37-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知识型员工工作疏离感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下一篇:“财政革命”与英国政治发展研究(1660-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