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7页 |
1.1 锂电池隔膜的性能要求 | 第18-20页 |
1.1.1 化学稳定性 | 第18页 |
1.1.2 厚度 | 第18-19页 |
1.1.3 孔隙率 | 第19页 |
1.1.4 孔径尺寸 | 第19页 |
1.1.5 透气度 | 第19页 |
1.1.6 力学强度 | 第19-20页 |
1.1.7 热收缩 | 第20页 |
1.1.8 浸润性 | 第20页 |
1.1.9 自闭性能 | 第20页 |
1.1.10 成本 | 第20页 |
1.2 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制备方法 | 第20-23页 |
1.2.1 湿法工艺 | 第21-22页 |
1.2.2 干法工艺 | 第22-23页 |
1.3 干法制备聚乙烯微孔膜的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1.3.1 原料的影响 | 第23页 |
1.3.2 成核剂的影响 | 第23页 |
1.3.3 熔体牵伸比的影响 | 第23页 |
1.3.4 流延辊温的影响 | 第23-24页 |
1.3.5 热处理的影响 | 第24页 |
1.4 聚乙烯微孔膜的改性 | 第24-25页 |
1.4.1 接枝改性 | 第24页 |
1.4.2 涂覆改性 | 第24-25页 |
1.5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25-27页 |
1.5.1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25页 |
1.5.2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5-27页 |
第二章 不同熔体牵伸比对聚乙烯流延膜与后续拉伸微孔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27-41页 |
2.1 引言 | 第2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7-29页 |
2.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27-28页 |
2.2.2 实验样品的制备 | 第28-29页 |
2.3 聚乙烯流延膜的表征 | 第29-31页 |
2.3.1 流延膜的力学性能 | 第29页 |
2.3.2 流延膜微观形貌SEM表征 | 第29-30页 |
2.3.3 流延膜的DSC表征 | 第30页 |
2.3.4 流延膜的SAXS表征 | 第30页 |
2.3.5 红外二向色性表征(FTIR) | 第30-31页 |
2.4 聚乙烯微孔膜的表征 | 第31-33页 |
2.4.1 微孔膜的力学性能 | 第31页 |
2.4.2 微孔膜微观形貌SEM表征 | 第31页 |
2.4.3 微孔膜的DSC表征 | 第31页 |
2.4.4 微孔膜的透气性能表征 | 第31-32页 |
2.4.5 微孔膜的孔隙率表征 | 第32页 |
2.4.6 微孔膜的穿刺强度表征 | 第32-33页 |
2.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3-3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热处理时间对聚乙烯微孔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41-55页 |
3.1 引言 | 第4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1-42页 |
3.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41-42页 |
3.2.2 实验样品的制备 | 第42页 |
3.3 聚乙烯流延膜的表征 | 第42-43页 |
3.3.1 流延膜的机械性能 | 第71-43页 |
3.3.2 流延膜微观形貌SEM表征 | 第43页 |
3.3.3 流延膜的DSC表征 | 第43页 |
3.4 聚乙烯微孔膜的表征 | 第43-45页 |
3.4.1 微孔膜的力学性能 | 第43-44页 |
3.4.2 微孔膜微观形貌SEM表征 | 第44页 |
3.4.3 微孔膜的DSC表征 | 第44页 |
3.4.4 微孔膜的透气性能表征 | 第44页 |
3.4.5 微孔膜的孔隙率表征 | 第44-45页 |
3.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5-54页 |
3.5.1 不同热处理时间聚乙烯膜的结构与性能 | 第45-49页 |
3.5.2 不同热处理时间聚乙烯微孔膜的结构与性能 | 第49-53页 |
3.5.3 热处理过程中形成的新晶体对微孔结构的影响 | 第53-5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聚乙烯硬弹性膜在拉伸过程中的微孔结构与性能 | 第55-69页 |
4.1 引言 | 第55-56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4.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56-57页 |
4.2.2 实验样品的制备 | 第57页 |
4.3 聚乙烯流延膜的表征 | 第57-58页 |
4.3.1 流延膜的力学性能 | 第57页 |
4.3.2 流延膜微观形貌SEM表征 | 第57-58页 |
4.3.3 流延膜的DSC表征 | 第58页 |
4.4 聚乙烯微孔膜的表征 | 第58-59页 |
4.4.1 微孔膜的力学性能 | 第58页 |
4.4.2 微孔膜微观形貌SEM表征 | 第58页 |
4.4.3 微孔膜的DSC表征 | 第58-59页 |
4.4.4 微孔膜的透气性能表征 | 第59页 |
4.4.5 微孔膜的孔隙率表征 | 第59页 |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9-68页 |
4.5.1 冷拉过程中聚乙烯微孔结构与结晶性能 | 第59-62页 |
4.5.2 热拉过程微孔结构与结晶性能 | 第62-65页 |
4.5.3 聚乙烯微孔膜制备过程中的微孔结构与结晶性能 | 第65-6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不同LLDPE添加量对聚乙烯微孔膜结构和性能的研究 | 第69-86页 |
5.1 引言 | 第69-70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70-71页 |
5.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70页 |
5.2.2 实验样品的制备 | 第70-71页 |
5.3 聚乙烯流延膜的表征 | 第71-73页 |
5.3.1 流延膜的力学性能 | 第71页 |
5.3.2 流延膜微观形貌SEM表征 | 第71页 |
5.3.3 流延膜的DSC表征 | 第71-72页 |
5.3.4 流延膜的SAXS表征 | 第72页 |
5.3.5 红外二向色性表征(FTIR) | 第72-73页 |
5.4 聚乙烯微孔膜的表征 | 第73-74页 |
5.4.1 微孔膜的力学性能 | 第73页 |
5.4.2 微孔膜微观形貌SEM表征 | 第73页 |
5.4.3 微孔膜的DSC表征 | 第73页 |
5.4.4 微孔膜的透气性能表征 | 第73-74页 |
5.4.5 微孔膜的孔隙率表征 | 第74页 |
5.4.6 微孔膜的穿刺强度表征 | 第74页 |
5.5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4-85页 |
5.5.1 HDPE/LLDPE流延膜的结晶行为 | 第74-78页 |
5.5.2 HDPE/LLDPE流延膜的取向行为 | 第78-79页 |
5.5.3 HDPE/LLDPE流延膜的微观结构与性能 | 第79-81页 |
5.5.4 HDPE/LLDPE微孔膜的结构与性能 | 第81-85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结论 | 第86-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94-96页 |
致谢 | 第96页 |